兴之如平凉也,冯翊人刘厥聚众数千,据万年以叛。泓遣镇军彭白狼率东宫禁兵讨之,斩厥,赦其余党。诸将咸劝泓曰:“殿下神算电发,荡平丑逆,宜露布表言,广其首级,以慰远近之情。”泓曰:“主上委吾后事,使式遏寇逆。吾绥御失和,以长奸寇,方当引咎责躬,归罪行间,安敢过自矜诞,以重罪责乎!”其右仆射韦华闻而谓河南太守慕容筑曰:“皇太子实有恭惠之德,社稷之福也。”其弟弼有夺嫡之谋,泓恩抚如初,未尝见于色。姚绍每为弼羽翼,泓亦推心宗事,弗以为嫌。及即位,任绍以兵权,绍亦感而归诚,卒守其忠烈。
泓下书,士卒死王事,赠以爵位,永复其家。将封宫臣十六人五等子男,姚赞谏曰:“东宫文武,自当有守忠之诚,未有赫然之效,何受封之多乎?”泓曰:“悬爵于朝,所以惩劝来效,标明盛德。元子遭家不造,与宫臣同此百忧,独享其福,得不愧于心乎!”赞默然。姚绍曰:“陛下不忘报德,封之是也,古者敬其事,命之以始,可须来春,然后议之。”乃止。
(选自《晋书·卷一百十九·载记第十九》,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等参赞/朝化弘昭政轨/不务仁恕之道/惟欲严法酷刑/岂是安上驭下之理乎
B.君等参赞/朝化弘昭/政轨不务/仁恕之道/惟欲严法酷刑/岂是安上驭下之理乎
C.君等参赞朝化/弘昭政轨/不务仁恕之道/惟欲严法酷刑/岂是安上驭下之理乎
D. 君等参赞朝化/弘昭政轨不务/仁恕之道/惟欲严法酷刑/岂是安上驭下之理乎
11. 下列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传授学问,培养人才。后也称有一技之长的人。
B.东宫:因在宫中的建筑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有时也用“东宫”代指皇太后。本文中当指储君。
C.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时君主为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加以祭祀。故“社稷”借指国家。
D.子男:即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爵位的第四等和第五等。按周制,爵称依次分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兴认为姚泓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且体弱多病,所以迟迟不立他为太子。出征时常让他跟在后军督办一切后勤之事。
B.姚泓的经学老师淳于岐患病时,姚泓亲自上门问候病况,在床边拜见老师,开创了当时公侯见到师傅都下拜的先河。
C.在平定了刘厥的叛乱之后,姚泓认为自己安抚管理不当,深深引咎自责,韦华认为有这样的皇太子是社稷之福。
D.姚泓体恤下属,广布仁德,要追赠战死的士卒爵位,免除家庭劳役,还打算封东宫中的十六个臣子子男的爵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弟弼有夺嫡之谋,泓恩抚如初,未尝见于色。(4分)
(2)元子遭家不造,与宫臣同此百忧,独享其福,得不愧于心乎!(4分)
14.姚赞和姚绍都阻止给东宫臣子封爵,请简要说明他们各自阻止的理由。(3分)
答
10.(3分)C
11.(3分)D(公、侯、伯、子、男)
12.(3分)A(常留下他总管后方事务)
13.⑴(4分)他的弟弟姚弼有夺取继承权的阴谋,姚泓施恩抚慰和以前一样,从没有现于神色表示不满。
评分建议:“嫡”“恩抚”“见于色”,语句通顺各1分。
⑵(4分)我遭逢家庭不幸的事,和东宫的臣属共同经历过巨大的忧患,现在我独自享福,能心中没有愧疚吗?
评分建议: “不造”“百优”,反问句,句式通顺,各1分。
14.(3分)姚赞认为臣子本来就应该忠诚(1分),况且没有突出的功绩(1分);姚绍认为封爵是很重要的事,要慎重(1分)。
参考译文:
姚泓,字元子,姚兴长子。为人孝敬友爱、宽宏和气,但无治理国家的才能,又常常生病,姚兴打算让他做继承人而又信不过他。过了很久,才立他为太子。姚兴每当征伐巡游,常留下他总管后方事务。博学而善于清谈论辩,尤其爱好作诗吟咏。当时尚书王敏、右丞郭播认为刑律政纪过于宽缓,商议想要严格法纪,姚泓说:“人如果受到挫折侮辱,就会产生壮烈奋发的雄心;政令教化如果烦琐苛薄,就会出现苟且狡猾的行为。上面教化下面,像风吹草低一样。君等参与协助朝廷教化,弘扬彰明政治法度,不务求仁德宽恕的原则,只想要使法律刑罚严酷,哪里是安定上面驾驭下面的道理呢!”王敏等人才作罢。姚泓师从博士淳于岐受读经学。淳于岐患病时,姚泓亲自上门问候病况,在床边拜见老师。从此公侯见到师傅都下拜。
姚兴去平凉的时候,冯翊人刘厥聚众数千人,占据万年反叛。姚泓派镇军将军彭白狼率东宫的禁卫兵前去讨伐刘厥,斩杀刘厥并赦免了他的余党。部将们都劝姚泓说:“殿下神机妙算,荡平了那群败类叛逆,应当用露布宣扬此事,传示首级,来告慰各地的人。”姚泓说:“主上将后方事务委托给我,让我遏制寇贼叛逆。我安抚管理不当,助长了奸人寇贼,正应当引咎自责,待罪于军中,哪里敢过分地妄自夸功,来加重罪责呢!”他的右仆射韦华听到后对河南太守慕容筑说:“皇太子真是具有谦恭仁惠的品德,是社稷的福气呀。”他的弟弟姚弼有夺取继承权的阴谋,姚泓施恩抚慰和以前一样,从没有现于神色表示不满。姚绍常常替姚弼出谋划策,姚泓仍然倾心按宗亲对待他,不猜忌他。到继位之后,交给姚绍兵权,姚绍也被感动而归心效忠,最终坚持了他的忠诚义烈。
姚泓下诏规定,士卒为王事战死,追赠给他爵位,永远免除他家的劳役。打算封东宫中的十六个臣子为五等子男的爵位,姚赞劝阻说:“东宫的文武官员,自然应当要保持忠诚,但还没有赫然突出的功绩,为什么受封的人那么多呢?”姚泓说:“朝廷设置爵位,是用来鼓励人民来效力,并显示盛德的。我遭逢家庭不幸的事,和东宫的臣属共同经历过巨大的忧患,现在我独自享福,能不有愧于心吗!”姚赞无言以对。姚绍进言说:“陛下没有忘记报德,封赏他们是不错的。古人在这些事情上很慎重,要在一年开始的时候颁发命令,可以等到来年春天,然后再议定遣件事情。”这才作罢。
相关阅读
1 杜时升传原文_杜时升传翻译赏析
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 【查看全文】
2 韦叔夏传原文_韦叔夏传翻译赏析韦叔夏,尚书左仆射韦安石的哥哥。年轻时就精通《三礼》,他的叔父太子詹事韦琨曾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定可以继承丞相的事业。”以明经科中举。高宗调露年间,升任太常博士 【查看全文】
3 曾同亨传翻译赏析_曾同亨传原文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父亲曾存仁,为云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 【查看全文】
4 耶律良传原文_耶律良传翻译赏析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 【查看全文】
5 元暹传原文_元暹传翻译赏析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 【查看全文】
6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李祯传》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