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阴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薛胄传》

发布时间: 2020-12-14
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阴人也。父端,周蔡州刺史。胄少聪明,每览异书,便晓其义。常叹训注者不会圣人深旨,辄以意辩之,诸儒莫不称善。性慷慨,志立功名。周明帝时,袭爵文城郡公。累迁上仪同,寻拜司金大夫,后加开府。高祖受禅,擢拜鲁州刺史;未之官,检校庐州总管事。寻除兖州刺史。及到官,系囚数百,胄剖断旬日便了,囹圄空虚。有陈州人向道力者,伪作高平郡守,将之官,胄遇诸途,察其有异,将留诘之。有部人徐俱罗者,尝任海陵郡守,先是已为道力伪代之。比至秩满,公私不悟。俱罗遂语君馥曰:“向道力以经代俱罗为郡,使君岂容疑之?”君馥以俱罗所陈,固请胄。胄呵君馥曰:“吾已察知此人诈也。司马容奸,当连其坐!”君馥乃止。遂往收之,道力惧而引伪,其发奸摘伏,皆此类也。先是,兖州城东沂、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滥大泽中,胄遂积石堰之,使决今西注,陂译尽为良田。又通转运,利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充渠。后迁刑部尚书,时左仆射高颎稍被疏忌,及王世积之诛也,颎事与相连,上因此欲成颎罪。胄明雪之,正议其狱。由是忤旨,械系之,久而得免。检校相州事,甚有能名。会汉王琼作乱并州遣伪将綦良东略地攻通慈州刺史上官政请援于胄胄畏谅兵锋不敢拒良又引兵攻胄胄欲以计却之遣亲人鲁世范说良曰:“天下事未可知,胄为人臣,去就须得其所,何遽相攻也?”良于是释去,进图黎阳。及良为史祥所攻,弃军归胄。朝廷以胄怀贰心,锁诣大理。相州吏人素怀其恩,诣阙理胄者百馀人,胄竟坐除名,配防岭南,道病卒。
(节选自《隋书·薛胄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汉王谅作乱并州/遣伪将綦良东略地/攻逼慈州刺史上官政/请援于胄/胄畏谅兵锋/不敢拒/良又引兵攻胄/胄欲以计却之/
B.会汉王谅作乱并州/遣伪将綦良东略地/攻逼慈州刺史上官政/请援于胄/胄畏谅兵锋/不敢拒良/又引兵攻胄/胄欲以计却之
C.会汉王谅作乱并州/遣伪将綦良东略地/攻逼慈州/刺史上官政请援于胄/胄畏谅兵锋/不敢拒/良又引兵攻胄/胄欲以计却之
D.会汉王谅作乱并州/遣伪将綦良东略地/攻逼慈州/刺史上官政请援于胄/胄畏谅兵锋/不敢拒良/又引兵攻胄/胄欲以计却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可以世袭。
B.受禅,指新皇帝承受禅让的帝位,文中是指登上帝位。
C.秩,是古代官吏的俸禄,文中秩满指的是任期满了。
D.大理,即大理寺,是古代官署名,专门负责朝廷的行政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胄聪明过人,读书时推敲细思。每读书晓其大义后,常感叹后世的训注者,不能领会先圣的深旨所在,经常据己意辨证错误,受到当时诸儒的称赞。
B.薛胄为人刚直,明察秋毫。他在赴任途中,察觉到向道力的异样,就准备盘问,即使王君馥坚决劝阻,也受到了他的严厉斥责,最终还是拘捕了向道力。
C.薛胄勤于政事,治水有方。薛胄在兖州任职时,为改变两河交汇之地泛滥成灾的现状,于是率领百姓积石垒堰,引流向西,因此湖泽之地尽成良田。
D.薛胄为人正直,力挺被诬同僚。高频被朝廷疏远后又被王世积牵连,皇帝向其问罪。薛胄替他辨明洗雪,却因违逆旨意而被关进监狱,很久才获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到官,系囚数百,胄剖断旬日便了,囹圄空虚。
(2)遂往收之,道力惧而引伪,其发奸摘伏,皆此类也。
14.蔡良兵败后,为何逮捕薛胄?最后如何处置的?请简要说明。(3分)


10.C
11.D
12.B
13.(1)等到任后,狱中关押着数百名囚犯,薛胄剖析审问,十来天就处理完毕,牢房内竟空无一人。(得分点:“及”,“系”,“囹圄”,各1分,句意1分)
(2)薛胄于是就前往逮捕了他,向道力害怕,交代了他冒任太守的罪行。薛胄揭发奸邪,都像这样。(得分点:“遂往收之”补充主语,“引”,“发”各1分,句意1分)
14.因为綦良投奔薛胄,朝廷认为薛胄怀有二心。(1分)最终交大理寺处理,被除去名籍,发配到岭南,在道路上死去。(2分)

译文:
薛胄,字绍玄。少小聪明颖悟,每次读到罕见的书籍,都能通晓其中的内容。常常慨叹注释的人不领会圣人著书的深刻含义,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进一步阐发书中的大旨。读书人听了没有不称赞的。性情慷慨大度,立志建功立业。周明帝时,他继承文城郡公的爵位,多次升迁到上仪同,不久授予司金大夫,后加封开府。高祖继位,被提拔授予鲁州刺史,未到任时,又授予检校庐州总管事。不久任兖州刺史。到任后,看到狱中关押着数百名囚犯,薛胄一一审问,十来天就处理完毕,牢房内竟空无一人。陈州有一个叫向道力的,冒充高平郡的太守,将要赴官就任。薛胄在路上遇见了他,觉察出他不正常,准备将他留下盘问。薛胄过去的部属徐俱罗曾任海陵郡太守,原先太守的职务已被向道力骗到手,任期将满,官府和百姓都没有发觉。徐俱罗便对王君馥说“:向道力经朝廷恩赐被任命为太守,薛刺史怎么能怀疑他?”王君馥将徐俱罗的话告诉了薛胄,又态度坚决地劝阻他,薛胄大声呵斥:我已查明此人欺诈,司马如果容忍奸佞,应当连坐。王君馥才住口。薛胄果断地将向道力拘留审问,向道力害怕,交代了他冒任太守的罪行。薛胄的明察秋毫,发奸摘伏,都和这件事一样。先前兖州城东面的沂水和泗水两条河流交汇,向南奔流,泛滥聚集,成为一片汪洋大泽。薛胄率领百姓积石垒堰,让河水西流,湖泽涸出,都变成良田。又开通了水上交通,淮海一带受利颇多。百姓信赖薛胄,称这条渠为“薛公丰兖渠”。调迁升任刑部尚书,其时,左仆射高颎被朝廷疏远,到王世积被朝廷处死时,又牵连到高颎,隋文帝因此想向高颎问罪。薛胄替他辨明洗雪,想使他的冤案有个正确结论。因此违逆了隋文帝的旨意,被加上刑具,关进监狱,过了很久才被放出。朝廷让他到相州查核政事,博得了能臣的名声。汉王杨谅在并州叛乱,派他的部将綦良向东进犯,进逼慈州。刺史上官政向薛胄请求救援,薛胄畏惧杨谅勇锐的兵锋,不敢出兵抗拒。綦良又领兵攻打薛胄,薛胄想靠计谋使敌兵退却,派亲信鲁世范劝说綦良:“天下的事情,后果很难预料。薛胄是朝廷的大臣,去留都需要有一个恰当的处所,你何必这样攻打他呢?”綦良便撤兵离去,包围了黎阳。綦良受到史祥率领的隋军的进攻,丢下军队投奔薛胄,朝廷认为薛胄怀有二心,将他锁拿交大理寺处理。相州的官绅百姓怀念薛胄的恩德,到朝廷为他申辩的人有一百多个。薛胄坐罪被除去名籍,发配到岭南,在道路上死去。


相关阅读
1 元暹传原文_元暹传翻译赏析

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 【查看全文】

2 曾同亨传翻译赏析_曾同亨传原文

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父亲曾存仁,为云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 【查看全文】

3 杜时升传原文_杜时升传翻译赏析

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 【查看全文】

4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李祯传》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 【查看全文】

5 韦叔夏传原文_韦叔夏传翻译赏析

韦叔夏,尚书左仆射韦安石的哥哥。年轻时就精通《三礼》,他的叔父太子詹事韦琨曾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定可以继承丞相的事业。”以明经科中举。高宗调露年间,升任太常博士 【查看全文】

6 耶律良传原文_耶律良传翻译赏析

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