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弥入洛,崧与百官奔于密,未至而母亡。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葬母于密山。服阕,族父籓承制,以崧监江北军事。
元帝践阼,征拜尚书仆射,使崧与协共定中兴礼仪。从弟馗早亡,二息序、廞,年各数岁,崧迎与共居,恩同其子。太尉、临淮公荀顗国胤废绝,朝廷以崧属近,欲以崧子袭封。崧哀序孤微,乃让封与序,论者称焉。
敦表以崧为尚书左仆射。及帝崩,群臣议庙号,王敦遣使谓曰:“豺狼当路,梓宫未反,祖宗之号,宜别思详。”崧议以为:“礼,祖有功,宗有德。元皇帝天纵圣哲,光启中兴,德泽侔于太戊,功惠迈于汉宣,臣敢依前典,上号曰中宗。”既而与敦书曰:“承以长蛇未翦,别详祖宗。先帝应天受命,以隆中兴;中兴之主,宁可随世数而迁毁!敢率丹直。询之朝野,上号中宗。卜日有期,不及重请,专辄之愆,所不敢辞。”初,敦待崧甚厚,欲以为司空,于此衔之而止。
苏峻之役,崧与王导、陆晔共登御床拥卫帝,及帝被逼幸石头,崧亦侍从不离帝侧。贼平,帝幸温峤舟,崧时年老病笃,犹力步而从。咸和三年薨,时年六十七。赠侍中,谥曰敬。
升平四年,崧改葬,诏赐钱百万,布五千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B. 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C. 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D. 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体犹未壮,故曰“弱”,行加冠礼并取字以示成人,故曰“冠”。
B.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C. 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文中“幸”指皇帝被迫逃到某地。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者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他们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崧深受名流的赏识。太原王济把荀崧与他的外祖陈郡袁侃相比,认为他人品德行相可以与外祖袁侃相媲美。
B. 荀崧为人厚道。堂弟荀馗早死,荀崧把他的两个儿子接来一起居住,关爱有加。
C. 荀崧贪图名利。王敦曾上表任荀崧为尚书左仆射,当王敦希望荀崧在确定庙号一事上从长计议时,荀崧出于私利,极力赞同。
D. 苏峻之战时,荀崧登上御床保卫皇帝,即使皇帝被逼前往石头,荀崧也侍从在皇帝身边,寸步不离,虽貌似忠心,其实都是为了名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龆龀时,族曾祖见而奇之,以为必兴家门。
(2)初,敦待崧甚厚,欲以为司空,于此衔之而止。
答
10. B 11. A
12. A
13. (1)荀崧七八岁时,同族的曾祖看到他,认为他很奇特,必定是家门兴盛。
(2)当初,王敦对荀崧很器重,想任他为司空,这是因怀恨而中止。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这句话的含义是“贼人追赶将到,同行的人都四散逃走,荀崧披发跟在车后,守在母亲遗体旁号哭。贼人来了后,把他母亲的尸体扔在地上,抢走了车子。荀崧受了四处伤,昏了过去,到晚上才苏醒”,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贼”“同旅”“崧”“车”“地”等,依据语法知识进行排除,“从车”意思是“跟在车后”,“守丧号泣”意思是“守在母亲遗体旁号哭”,这是两个独立的行为,应分属两个句子,故二者之间应断开,且“被发”应是形容“从车”的状态,“被”同“披”,披散,此处主语是“崧”,谓语是“从车”,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方”意思是“才”,“至夜”是“到夜晚”,此处的“至夜”“方”都是状语,修饰谓语“苏”,故应在“气绝”后断开,排除A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 错误,应是“二十岁”。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项,“认为他人品德行相可以与外祖袁侃相媲美”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以方其外祖陈郡袁侃,谓侃弟奥曰:‘近见荀监子,清虚名理,当不及父,德性纯粹,是贤兄辈人也’”,意思是“把他与他的外祖陈郡袁侃相比……近日看见荀监的儿子,若论清净无为辨析名理,应当不如他的父亲,若论人品德行的纯粹,则与贤兄相当”,王济是认为荀崧人品德行很纯粹。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A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太原王济”“陈郡袁侃”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第一段,文中是说王济把荀崧与他的外祖陈郡袁侃相比,并没有说“认为他人品德行相可以与外祖袁侃相媲美”。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龆龀”,指七八岁;“奇”,意动用法,认为……奇特;“兴”,使动用法,使……兴盛。第二句中,“厚”,器重;“以为”,省略句,应为“以之为”,让……担任;“衔”,怀恨。
参考译文:
荀崧,字景猷,是颍州临颍人,荀崧志向操行 清纯,一向爱好文学。七八岁时,同族的曾祖看到他,认为他很奇特,必定使家门兴盛。刚成年时,太原王济对他很器重。把他与他的外祖陈郡袁侃相比,对袁侃的弟弟袁奥说:“近日看见荀监的儿子,若论清净无为辨析名理,应当不如他的父亲,若论人品德行的纯粹,则与贤兄相当。”他就是这样的受到名流的赏识。与王敦、顾荣、陆机等友善,赵王司马伦引荐任相国参军。
王弥进入洛阳,荀崧与百官逃奔到密,途中母亲去世。贼人追赶将到,同行的人都四散逃走,荀崧披发跟在车后,守在母亲遗体旁号哭。贼人来了后,把他母亲的尸体扔在地上,抢走了车子。荀崧受了四处伤,昏了过去,到晚上才苏醒。把母亲葬在密山。服丧完毕,族父荀籓承帝旨,任命荀崧为监江北军事。
元帝登基,任命荀崧为尚书仆射,让荀崧与刁协一起拟定中兴礼仪。堂弟荀馗早死,两个儿子荀序、荀廞,年纪都只有几岁,荀崧把他们接来,一起居住,关爱如同自己的儿子。太尉、临淮公荀顗没有后人,朝廷认为荀崧在亲属中最近,想让荀崧之子继承封爵。荀崧哀怜荀序孤苦贫贱,就让封号给荀序,人们都称赞他。
王敦上表入荀崧为尚书左仆射。皇帝去世后,群臣商议确定庙号,王敦派信使说:“现在豺狼当道,皇帝的棺木还没有迎回,祖宗之庙号,宜另外从长计议。”荀崧认为:“依礼,祖先有功,同宗之人都有恩惠。元皇帝是上天赋予的圣哲,开创中兴国运,恩泽与太戊相等,功德超过汉宣,臣大胆依照前典,上庙号叫中宗。”不久又写信给王敦说:“正当天下顽凶之人还未消灭,另外再商定祖宗庙号。先帝应天受命,以兴盛中兴之业;中兴之主,能因世系辈数而改毁呢!我出于忠诚赤城之心。询问朝野之人,上庙号中宗。选择吉日有一定的期限,来不及重新请示,专擅之罪,不敢推辞。”当初,王敦对荀崧很器重,想任他为司空,这时因怀恨而中止。
苏峻之战时,荀崧与王导、陆晔一起登上御床保卫皇帝,及帝被逼前往石头,荀崧也侍从不离开皇帝身边。贼党被平定后,皇帝登温峤的船,这时荀崧年老病重,还是努力步行跟从。咸和三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追赠侍中,谥号敬。
升平四年,荀崧改葬,诏令赐钱百万,布匹五千匹。
相关阅读
1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
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
2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
3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4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
5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6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