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有删改)
(二)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屈平曰:“怀王以不知患臣之分,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三)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儿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通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
(《宋史·沈括传》有删改)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B.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C.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D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贯六艺“与“六艺经传”中的“六艺”均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B. “乞骸骨”是指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C. ”令尹”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楚武王时设置令尹,入则领政,出则统军。
D. “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奏章的一种,一般用于较大的事件。本文中是上表的意思。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不慕名利、淡泊恬然。用“不行“不就”“不应”等不事雕琢的语言,展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性格特点。
B. 张衡讲究政治策略,政绩卓然。他出任河间相时,暗中查知奸党的姓名,然后把他们逮捕、拘押起来,官民都很敬畏他。
C. 屈原对楚国忠心耿耿,矢志不渝。他在作品中再三表达了报国兴邦的愿望,终因子兰在顷襄王面前的诋毁而再遭流放。
D. 沈括在与辽国谈判过程中,据理力争、毫不让步。先是去枢密院查找关于边界商定的文件;谈判时,又让随行人员背诵相关文件加以应对,
1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2)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
9.B 解析:“不忘欲反”的主语是屈原,不是怀王。“眷顾楚国系心怀王”是对偶句式,应这样“眷顾楚国/系 心怀王”停顿。“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是对偶句式,作“冀幸”的宾语,“之”子的作用是取独。故选 B。
10.A 解析:“六艺经传”的“六艺”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 经书。故选 A。
11.C.解析:是子兰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而不是子兰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故选 C。
12.(1)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译: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 得分点:下车,刚到任;阴,暗中;禽,通“擒”,逮捕。每一点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2)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
译:沈括找到数十份争论土地的文件,预先让随行人员背熟它。杨益戒提出问题,(沈括)就回头让随行人员 找出(文件)用来回答。 得分点:地讼,有争论的土地的文件;预使,预先让(人);举,找出,翻出。每一点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参考译文:
(一)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于是就进 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 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 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 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 逮捕,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 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二)屈原,名字叫平,担任楚怀王的左徒。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 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自己)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 不忘祖国而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有一天能觉悟,楚国坏的习俗有一天能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 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一篇作品(《离骚》)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究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 屈原说:“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令尹子兰听说了屈原愤 恨他的话后,很生气,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又把屈原放逐出去。
(三)沈括,字存中,由于父亲的官位,担任了沭阳县主簿的官职。辽国的萧禧来争要河东黄嵬一带地方,留 在宾馆不肯离去,说:“我一定要达到目的才得返回。”皇帝派沈括前去谈判。沈括到枢密院翻看以前的档案文件, 查找到近年来商定边境的文件,文件上指定以古代的长城为边界,而现在所争的地方与长城相差三十里远,就上表 述说这件事。皇帝听后高兴地说:“大臣们根本不去探究事情的原委,几乎误了国家大事。”于是,皇帝命令将所画 地图拿给萧禧看。萧禧理屈词穷,才不再争论了。皇帝赏赐了沈括一千两白金,让他出使去辽国。他到了契丹宫廷, 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同他面谈。沈括找到数十份争论土地的文件,预先让随行人员背熟它。杨益戒提出问题,(沈括) 就回头让随行人员找出(文件)用来回答。总共会晤了六次,契丹方面知道沈括的意志不会改变,就放弃了黄嵬地 区
相关阅读
1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
2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3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
4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5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
6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