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简任,不修人事。绝不喜见俗人,遇便舍去。意有所思,率尔褰裳,不避晨夕,至或无言,但欣然相对。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富贵而不肯顾,家无儋石之储,宴如也。与兄弟同志,常自得于林阜之间。
王衍当时谈宗息以论《易》略尽然有所未了研之终莫悟每云不知比没当见能通之者不衍族子敦谓衍曰阮宣子可与言衍曰:“吾亦闻之,但未知其亹癖之处定何如耳!”及与修谈,言寡而旨畅,衍乃叹服焉。梁国张伟志趣不常,自隐于屠钓,修爱其才美,而知其不真。伟后为黄门郎、陈留内史,果以世事受累。
修居贫,年四十余未有室,王敦等敛钱为婚,皆名士也,时慕之者求入钱而不得。
修所著述甚寡,尝作《大鹏赞》曰:“苍苍大鹏,诞自北溟。假精灵鳞,神化以生。如云之翼,如山之形。海运水击,扶摇上征。翕然层举,背负太清。志存天地,不屑唐庭。鸴鸠仰笑,尺鷃所轻。超世高逝,莫知其情。”
王敦时为鸿胪卿,谓修曰:“卿常无食,鸿胪丞差有禄,能作不?”修曰:“亦复可尔耳!”遂为之。转太傅行参军、太子洗马。避乱南行,至西阳期思县,为贼所害,时年四十二。
(节选自《晋书·阮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衍当时谈宗/自以论《易》略尽然有所未了/研之终莫悟/每云不知比没/当见能通之者不/衍族子敦谓衍曰/阮宣子可与言/
B.王衍当时谈宗/自以论《易》略尽/然有所未了/研之终莫悟每云/不知比没当见能通之者不/衍族子敦谓衍曰/阮宣子可与言/
C.王衍当时谈宗/自以论《易》略尽然有所未了/研之终莫悟每云/不知比没/当见能通之者不/衍族子敦谓衍曰/阮宣子可与言/
D.王衍当时谈宗/自以论《易》略尽/然有所未了/研之终莫悟/每云不知比没当见能通之者不/衍族子敦谓衍曰/阮宣子可与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文中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B.赞,篇幅短,一般四字一句,两句一韵,辞简洁扼要,大都用于歌颂和赞美。
C.室,古人房屋内部,前面叫“堂”,堂后部中央叫“室”,文中“室”指妻子。
D.洗马,一作先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太子出行时为先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阮修信奉无神论。他认为人死后不会变为鬼,并以死后的人穿着原来的衣服而衣服没有变成鬼进行驳斥。
B.阮修精通《周易》。王衍对《周易》有所不通,等到和阮修交谈,阮修言语不多但旨意畅达,令其叹服。
C.阮修善于察人。梁国张伟担任黄门郎、陈留内史时,因才美为世事所牵累,正应了阮修先前对他的判断。
D.阮修淡泊名利,随时处顺。他写《大鹏赞》来表现他的超然脱世;因为经常没有吃的,才去做了鸿胪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当世富贵而不肯顾,家无儋石之储,宴如也。(4分)
(2)梁国张伟志趣不常,自隐于屠钓,修爱其才美,而知其不真。(4分)
14.阮修不拘小节、为人简任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结合本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0.D
11.A(文中“社”指“土地神”)
12.C(“张伟因才美为世事所牵累”错)
13.(1)即使当世的富贵人家他也不愿去光顾,家中没有一石的储蓄,他看上去安定平静,像无事一样。(4分。“富贵”“顾”“宴如”各1分,句意1分。)
(2)梁国张伟志趣不同常人,自隐于贱业者中,阮修喜爱他的文才,但了解他隐逸并不是出于真心。(4分。“常”“屠钓”“真”各1分,句意1分。)
14.①阮修不喜看到俗人,遇到了便舍弃而去;②他想念谁了不论时间提起衣服就去;③他走路时带着钱,遇到酒店就独自酣饮;④不愿光顾富贵人家,家无储蓄;⑤经常与人优游于山林之间。(3分。答出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阮修字宣子。爱好《易经》《老子》,善于清谈。曾有人谈论有没有鬼神,都认为人死了就为鬼,只有阮修以为没有鬼,他说:“现在见到鬼的人都说鬼穿的是活着时穿的衣服,如果人变鬼,衣服也成鬼吗?”辩论的人都服他。后来他竟然砍伐社树,有人制止他,阮修说:“如果土神变成树,伐树后神位就会移走;如果树就是土神的话,那砍伐了树就没有了土神。”
阮修性情简约放任,不注重人情世故。绝对不喜见俗人,见了就舍弃而去。想念别人,就刻提起衣服去,不管是早是晚,到时不说话,但相对而坐很高兴。经常步行,用一百钱挂在拐杖头上,到了酒店,就独自酣饮。即使当世的富贵人家他也不愿去光顾,家中没有一石的储蓄,他看上去安定平静,像无事一样。和一些兄弟及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留恋优游于山林之间。
王衍在当时为玄谈的宗主,自以为论《易》完美,但仍有所不通,研究也最终没有弄懂,经常说“不知道我死以前能不能见到精通《易》的人”。王衍的族子王敦对王衍说:“阮宣子通《易》,可以和他讨论。”王衍说:“我也听说过他,但不知道他侃侃而谈究竟怎么样!”等到和阮修交谈,言语不多但旨意畅达,王衍才叹服他。
梁国张伟志趣不同常人,自隐于贱业者中,阮修喜爱他的文才,但了解他隐逸并不是出于真心。张伟后来当了黄门郎、陈留内史等,果然因为世事受到牵累。
阮修安居贫穷,四十多岁尚未娶妻,王敦等人给他聚积钱财为婚,都是知名人士,当时钦慕他的人请求交钱还得不到允许。
阮修著述很少,曾作《大鹏赞》道:“苍苍大鹏,生自北溟。藉灵鳞之精,神化而生。翅膀如云,形状如山。在海上拍水飞行,盘旋上升。一收一张,背负天空。志在天地,不屑于堂皇宫斑鸠仰头讥笑,尺鹞对它轻视。超然脱世高飞而去,没有谁知道它的雄心。”
王敦当时任鸿胪卿,对阮修说:“你经常没有吃的,鸿胪丞俸禄还可以,你能不能当?”他说:“就算能吧!”于是任了官职。转任太傅行参军、太子洗马。避乱南行,到了西阳期思县被贼杀害,时年四十二岁。
相关阅读
1 耶律良传原文_耶律良传翻译赏析
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 【查看全文】
2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李祯传》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 【查看全文】
3 杜时升传原文_杜时升传翻译赏析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 【查看全文】
4 曾同亨传翻译赏析_曾同亨传原文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父亲曾存仁,为云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 【查看全文】
5 韦叔夏传原文_韦叔夏传翻译赏析韦叔夏,尚书左仆射韦安石的哥哥。年轻时就精通《三礼》,他的叔父太子詹事韦琨曾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定可以继承丞相的事业。”以明经科中举。高宗调露年间,升任太常博士 【查看全文】
6 元暹传原文_元暹传翻译赏析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