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彝宪,是庄烈帝朝的司礼监太监。皇上初即位时,鉴于魏忠贤的祸败,将各地镇守宦官全部撤回,转而委任大臣。后来廷臣竞相建立门户,战事不利,粮饷不足,他们却不能献上一策,皇上于是想重新起用宦官。崇祯四年(1631)九月,派遣王应朝等人监视山海关、宁远,又派王坤到宣府,刘文忠到大同,刘允中到山西,监视军马。而因张彝宪有心计,令他探索考核户、工二部出入官员,仿原先涂文辅所为,并为他建了官署,名叫户工总理,权力同于外面的都督和京师的团营提督。给事中宋可久、冯元飙等十余人弹劾他,皇上不采纳。吏部尚书闵洪学率领朝臣一起上一封奏疏争辩,皇上说:“如果群臣尽心为国,朕又何必用内臣呢?”众人都不敢回答。南京侍郎吕维祺上疏责备宰辅大臣不能匡救国家,礼部侍郎李孙宸也奉皇上的召见极力劝谏,皇上都不听。张彝宪于是监察两部,位居尚书之上,命郎中以下官员依礼谒见。工部侍郎高弘图不甘愿居张彝宪之下,上疏请辞职,结果被除名而去。张彝宪更加骄横,故意扣住边镇的军器不发。管盔甲的主事孙肇兴怕延误军事,便弹劾他误国。皇上命令回奏,孙肇兴被判遣去戍边。主事金铉、周镳都因进谏被斥退。工部尚书周士朴因不赴张彝宪的约会,被责问罢免。
那时,宦官的势力重新大振。王坤到了宣府,刚过一个月,便弹劾巡按御史胡良机。皇上将胡良机撤职,命王坤处理此事。给事中魏呈润为他争辩,也被贬任地方官。王坤性格急躁,敢说话,朝中有些大官想倚靠他排斥异己。于是王坤上疏弹劾修撰陈于泰,说他盗窃科举功名,内容牵涉到周延儒。给事中傅朝佑说王坤不正当地盗用弹劾权,并且他写的文词简练通达,语意深远,富于挑衅性,一定有阴险小人为他主谋,这意思是指温体仁。皇上搁置一边,不问。左副都御史王志道说:“近来宦官的举动,几乎是手握皇权,而宰辅大臣竟不敢过问一下,甚至自己被弹劾攻击,还忍辱不言。这怎能对圣明君主的智慧有所助益呢?”这都是谴责周延儒,想这样来感动皇上。皇上大怒,将他除名。当时皇上正一意任用宦官,所以议论的人大多得罪。
到八年(1635)八月,皇上才下诏说:“以前因为廷臣没有见识,所以委任宦官。现在军事制度已大致建立,军饷的筹办稍稍明确,现将所有监理总理的宦官全部撤回。”又过了一年,命张彝宪任南京守备,他不久死。但皇上终于还是用高起潜之辈掌握军队,监督各地重镇,最后发展到宦官开关纳贼,直到灭亡。
相关阅读
1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2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3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4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5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6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