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悌,字忠诚,金奚谷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乐安知县,后调宣城知县,召入朝任御史。十六年,应天府进呈录取学生试卷,考官评语失书名,学生策问答卷多讥讽朝政。世宗大怒,逮考官谕德江汝璧、洗马欧阳衢,诏令下狱,贬官,知府孙懋等交南京法司惩处,停举子会试。悌为举子请求宽恕,因而也被诏令下狱,后出京巡视两淮盐政。海水淹没通州、泰州民舍,悌先以漕运粮食赈济,后奏报朝廷。不久,因病辞归故里。后还朝奉诏巡按河南。伊王典英骄横,但怕吴悌,致书称悌为友。悌回信说:“殿下是天子的亲藩,悌不敢为友。悌是天子的朝臣,也不是殿下之友。”伊王更加怕他。
夏言、严嵩都是吴悌的同乡,掌握朝政,众官都去拜见,看夏言穿着新做的官服,争着上前去恭维主人,而悌却站着不动。夏言问他何以如此,他从容地回答说“:等他们谈一会儿,然后我请示政务。”言的神色为之一变。严嵩专政,悌深恶痛绝,称病不出,居家达二十年之久。嵩垮台后,才起任原职。一年后,升为南京大理寺卿。当时吴岳、胡松、毛恺这些年逾花甲、久负声望的老人都是大理寺副卿,与悌并称“南都四君子”。隆庆元年(1567),升悌为刑部侍郎。隆庆二年逝世。
悌崇信王守仁的学说。万历年间,其子仁度奏请朝廷抚恤。吏部尚书孙丕扬认为“:悌是理学名臣,不能按平常规格抚恤。”于是援黄孔昭的先例,赠礼部尚书,谥文庄。他家乡的人为他建祠,与陆九渊、吴澄、吴与弼、陈九川一同祭祀,称为“五贤祠”。学者称悌为“疏山先生”。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4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5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6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