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震曾三次奉命省亲,其中两次正值关中闹饥荒,吕震令有关官员出粟赈济,回来后才上报皇上。但他没有学术,任礼官却不知大体。成祖去世时,遗诏说二十七日后便脱去丧服。到期时,吕震建议群臣都换上乌纱帽和黑角带。近臣说“:仁孝皇后去世时,脱去丧服后,太宗是改换素冠和布腰带。”吕震勃然变色,诋毁他反对自己的意见。仁宗不用吕震的建议,改换素冠和布腰带。洪武元年,分遣群臣祭祀五岳和镇海渎,以及先代帝王陵墓。吕震请祭祀周代文、武、成、康四王,顺便回家探母,私下把妻子的丧柩和香帛同载在一辆车上。祭祀太庙时设斋,他在西番僧人住处饮酒,大醉而归,当晚死去。
吕震为人善于献媚奉承而且阴险。永乐时期,曹县进献驺虞,榜葛剌国、麻林国进贡麒麟,吕震请祝贺。皇上说:“天下治安,没有麒麟又有何损?”贵州布政使蒋廷瓒说:“皇上北征班师,诏书传到思南大岩山时,山迥传出三声万岁。”皇上说“:山谷之声,空虚相应,依理或有可能。吕震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辨别是非,还想借机献媚,这岂是君子事君之道?”郎中周讷请求封禅,吕震极力赞成,皇上责备他荒谬。吕震虽然屡次当面受到斥责,但终不能改。金水河、太淮池结冰,,结出楼阁龙凤花卉的形状,皇上召群臣去观看,吕震因请祝贺,皇上不许。而隆平侯张信上奏太和山出现五色云,侍郎胡氵荧画瑞光榔梅灵芝献上,听说吕震还率群臣先后上表祝贺。
成祖最初巡视北京时,命吕震确定太子留守事宜。吕震请常事便听任太子处理,章奏则分贮于南京六科,等圣上回来后再一齐上奏。回报说可行。十一年、十四年,吕震再请照前例办。十七年,皇上在北京,因事索要章奏,侍臣说留在南京了。皇上忘了吕震先前的请求,说道:“章奏应该送达行在所,难道是礼部另有所议吗?”便问吕震,吕震害怕得罪,说:“没有,奏章应当送达行在所。”皇上再三询问,吕震仍这么说。皇上于是以擅留奏章之罪,杀右给事中李能。众人知道李能冤枉,但因害怕吕震都不敢说。尹昌隆之祸,也是吕震制造的。事见《尹昌隆传》。夏原吉、方宾因说北征军饷短缺而得罪,皇上以吕震兼领户部和兵部事务。吕震也自危。皇上令十名官校跟着吕震,说:“如果吕震自尽,你们十人都得死。”
吕震有精力,能强记,才能足以补其为人之不足。每次奏事,别的尚书都手拿副本,又与左右侍郎轮番上奏。吕震既然身兼三部之任,奏章更多,但他都是自己口授奏章,不用侍郎参予。情状复杂,千头万绪,他都背诵如流,不曾有误。他曾扈从皇上北狩,皇上见有石碑立在沙碛中,率群臣去读碑文。过了一年,皇上与文学之臣谈及该石碑,诏令礼部派官去录回碑文。吕震说不用派,请备好笔纸在皇上面前写出来。皇上暗中派人去拓回碑文校对,竟无一字脱误。
儿子吕熊。宣宗初即位,吕震多次在皇上面前为儿子求官,直至流涕。皇上不得已,授予他兵科给事中。
相关阅读
1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4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5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6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