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取天下者,必有一定之规模,韩信初见高祖,就筹划着楚、汉的成败,孔明卧草庐,就与先主讨论三分天下的形势。现在的形势,应该北面断绝李察罕,南面吞并张九四,抚慰温、台,占领闽、越,定都建康,在江、广发展势力,进则可以越过两淮北征,退则可以划长江而自守。金陵自古就有龙蟠虎踞之称,是帝王之都,集中兵力资财,攻则能克,守则能固,一百个察罕又能把我怎么样呢。长江的防备,不要急于上游。现义师已攻克江州,足以遮盖全吴,何况从滁州、和州至广陵,都被我方占领,,不但可以守卫长江,而且可以兼守淮河。张氏的覆灭指日可待,淮东诸郡也将前来归附。北略中原,可以吞并李氏。现听说察罕妄自尊大,写信给您,就像曹操召见孙权一样。我认为元朝的天运将终止,人心不向,而察罕想效法曹操,形势却是一样的了。宜用鲁肃的计策,鼎足江东,待等机遇,这就是大纲。
目标有三个。张九四的地盘,南面包括杭、绍,北跨通、泰,以平江为巢穴。现想攻打他,不如佯称攻取杭、绍、湖、秀,而派大兵直捣平江。城坚固难以一下子攻占,则以锁城法困之。
张氏的重镇在绍兴,绍兴远离江海,所以多次进攻而攻不下,它的运粮道路在三斗门。如派一支部队攻打平江,断绝它的粮道,一支部队攻打杭州,断绝它的援兵,这样绍兴就一定能攻下,进攻苏杭的目的,是在于占领绍兴,这就是所说的多方交战必定失误。绍兴被攻下后,杭州就会孤立,湖、秀也会闻风而败,然后进攻平江,铲除敌人的要害,江北的余部就会随之瓦解,这是第二个计策。
方国珍狼子野心,不可驯狎。往年大兵攻占婺州,他即奉书纳款。后派夏煜、陈显道招谕,他又狐疑不归从。派使者从海道报告元,说江东命他纳款,诱使张日永带着诏令而来,又派韩叔义为说客,说明自己是奉行诏令。他既已降归了我,而又招我降元,他就是如此反复无常,十分狡诈,应当兴师问罪。然而他以水为命,一听说部队到来,就带领全家航行到海上去了,中原步骑奈何不了他。攻战的上策是攻心,他说只要杭、越一平定,他即归顺,这不过是迷惑我军罢了。攻打他的战术,限定他归顺的日期。他自从方国璋覆灭后,就知道自己的势力不行了,就连叔义也称说我军势力强盛,可见元气大伤了。现因陈显道以自通,正可威胁他而使其顺从。此事宜快不宜慢。宣谕之后,更置官吏,拘集舟舰,剥夺他的兵权,以防止不测,三郡可不劳而定。
福建原和浙江同属一道,兵弱城市简陋。两浙平定后,他一定归附,攻下它只要一个辩士的力量。如果收复拖延太久,则大兵自温、处州进入,奇兵从海道攻打,福州必定难以支撑,福州被攻下,附近的郡就迎刃而解。声望威震,然后进取两广,易如反掌。
太祖对他的话十分惊奇,准备留用他,他力辞而去。赐给金银币袭衣。几年以后,平定天下,规模次第基本上和叶兑说的一样。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2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3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4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5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6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