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顺元年(1333),拜西行台监察御史,他提出了八条建议:“一、端正君道;二、团结人心;三、崇尚礼让;四、整顿纲纪;五、审查官吏推举制度;六、鼓励孝行;七、减轻百姓负担;八、修整军政。在此以前,关陕饥荒,百姓卖地逃亡,回来后,都无地可耕。思谦说:“让百姓以加倍的价值赎回卖去的地,使富人收双倍的利,穷人获得已抛弃的产业。”朝廷听取了这个意见。监察御史李扩巡视甘肃,金州百姓刘海延都之子元元,自称是流民王延禄,不是海延都的儿子,控告海延都掠夺他的财产,李扩信以为真,对其父施重刑,思谦弹劾他违反父子之天伦,破坏朝廷之法纪,办了他的罪。
至顺二年二月,迁职太禧宗院都事。九月,拜授监察御史,他首先陈奏了四件事,他说:“上有祖宗宗庙,国家之重任,下有四海百姓之生存,前有祖宗创业之艰难,后有子孙长久之计谋。就中而论,自秦、汉以来,上下三千余年,天下得以统一的,仅六百多年。我朝开国一百多年,统一天下六十多年,人民的富裕,三代、汉、唐都未曾有过。民有千金的产业,还谨慎地守住它,认为是祖先创立的。何况皇上拥有天下,继承祖宗艰难之业,而传国万世!愚臣之所以恳切地谈论兴亡之事,实在是以为皇帝是元朝的圣主,今天是皇上盛世图谋治理之时,机不可失。”他指出,如今朝廷开支,比至元三十年以前增加数十倍,至顺年间经费,缺二百三十九万余锭。应节省无益和不急的费用,以备军国之需。若能节省三分之一,对人民就是很大的恩惠了。又说“:军站削减了,签补已无殷实富户,救济已无积余之财,假如有出征打仗之事,必然要搜括民间马匹,如果修订马政,也是一种帮助。现在西部北部到沙漠的边际,东到辽海,地势高寒,水甜草美,是牧养牛马之地,应设置群牧使司,统领十监,专管马政,并养畜牛羊,数年之后,马匹繁盛肥壮,或者给军队以助军威,或者给军站以优民力,牛羊多了,又足够国家之用,这并非是小小的补助。”又说“:推举制度的弊端,做官之门太多,官员升降之法太简,州郡之官的任命太多,朝、省官员的晋升太快,需设立三项政策,以补救四种弊端。一是,至元以后增设的衙门过多,不急需的应根据实际裁减合并;二是,应参照古代制度设立推举科,令三品以下官员,各举所知,获得有才能之人则受奖,失实则受罚。三是,古时刺史进宫官为三公,郎官出京管辖百里之地,目的是使地方官吏了解朝廷体制,朝廷官员了解民间利病。今后县尹一级官员政绩不是显著的享受郎官御史待遇,郡守中有奇才异绩的进京则任宪史尚书,其他官员都根据其资历、品德迁升,在京官员不得三考连任京官,地方官员须历两任,始能升任宫廷官职,政绩不是出类拔萃、又无失误之官,则按年资,给以升迁。凡朝廷缺官员,须二十月以上,才能升迁。”帝许其奏,命中书议定执行。
当时官员因父或母去世而辞去职务在家中守孝,但往往守孝期未满就被起用。思谦说“:三年之丧,叫做达礼,若非战争时期,是不可随意改变的。”于是形成命令。皇帝下诏,修建报严寺。思谦说“:兵荒之后,应停止土木建设,以宽舒民力。”帝称赞说“:这正是祖宗建立台宪的用意。对这件事还有什么建议,可提出来,不要隐瞒。”赐予缣绮嘉奖他。不久,升任右司都事。
元统二年(1334)五月,调任兵部郎中,十一月改任御史台都事。至元元年(1335)五月,出任淮西道廉访副使,至淮未满一月,因病归故里。六月召为中书省员外郎,上书对现行刑法提出修改意见得到朝廷的认可。
至正元年(1341),调任兵部侍郎。不久因母丧守孝。孝期满,召为右司郎中。荒年,盗贼四起,劫掠州邑,思谦向执政者建议,应尽国库之力赈济贫民,分兵镇守抚慰中原地区,以防后患。五年,任中书省参事。调任刑部尚书,改任湖南廉访使。八年,迁调淮东宣慰司都元帅。九年迁职浙西廉访使、湖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未就职。
十一年改任淮西廉访使。庐州人民起兵反元,思谦急命庐州路总管杭州不花领弓兵捕捉,但起义势力已经不可扑灭。思谦对宣让王帖木儿不花说“:太平的日子久了,百姓不知有战争,王作为皇室的后代,镇守淮甸,怎能坐视不理?思谦愿与王合力惩讨灭除盗匪。况且王府武将番值宿卫人不少,一定有能冲锋陷阵的人,只要你谋划。”王说:“这是我的职责,但鞍马兵器不足,怎能抵御敌人?”思谦收集官民马匹、置备兵器、盔甲,分路并进,于是擒获了匪首,庐州之盗被平定。后来,颍州起义人民即将渡淮河,思谦又对王说:“颍寇东侵,急调芍陂屯兵。”王说:“非有圣诏不敢调。”思谦说:“非常之变,应采用变通的手段,擅自调兵之罪,由思谦承当。”王被其言所感动,照他的建议做了。他的侄儿立本为万户屯田官,他唤侄儿说:“我们的祖宗以忠义传家,你的官职,是我们祖先奋力征战得来,当今国家有难,你应身先士卒,以图报效,才不辜负朝廷。”
不久,被召回京城,任集贤侍讲学士,修定国家法律。十二年,拜授治书侍御史。第二年,晋升中丞。年近七十,上书乞讨告老,未得允准,皇上特为降旨,进一品官阶,授荣禄大夫,仍任御史中丞。入宫拜谢皇帝,感染疾病,待命下,勉强拜谢受命,次日即逝。皇上赠宣献秉宪佐治功臣、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柱国,追封鲁国公,谥号通敏。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4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5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6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