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传原文_尚文传翻译赏析

尚文字周卿,祖籍祁州深泽,后迁居保定。文幼时聪敏,胸怀奇志。张文谦为河东宣抚使,由参政王椅的推荐,征召尚文为掌书记官。不久西夏行中书省又征用他。至元六年(1269),开始订立朝中礼仪,经太保刘秉忠向世祖推荐,诏令尚文与其他儒生,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当世者,斟酌损益,凡文武仪仗及各品官员的服饰,均由尚文裁定。七年春二月,朝廷的礼节仪式制定后,百官演习一番,世祖观后大喜,成为定制。是年十一月,设立侍仪司,升尚文为右直侍仪使,后转为司农都事。

  至元十七年,出任辉州地方官。怀孟民马氏和宋氏均被诬告有杀人罪,但多年不能判决,提刑使命尚文审理此两案。尚文进行仔细调查,弄清是狱吏狱卒罗织罪名,于是将受冤者释放。十九年晋升为户部郎中,奏请废除怀、卫竹税提举司,人民皆称赞不已。

  二十二年(1285)任尚文为御史台都事。行台御史秘密上书,说皇上年事已高,最好让位给皇太子。太子闻知非常畏惧,中书省和御史台将该奏章密封,不上报皇帝。答即古阿散等知道后,将内外各衙官吏逮捕审问,并大肆搜索全国被隐瞒不上交的钱粮,实际上是想借端揭发有关要让位给皇太子的事,下令把御史台的全部档案都封存起来。尚文把他所保存的那份秘密奏章不肯交出,答即古报告了世祖,世祖命宗正薛彻干去索取。尚文感到事情危急,当即告诉御史大夫说“:这是想上害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阴谋十分奸诈。且答即古是阿合马的余党,贪赃枉法,罪恶累累,应先发制人,揭破其阴谋。”后来答即古因受贿赂被揭发,与其党一同以贪赃罪判处死刑,这是尚文上述意见之实现。尚文升为大司农丞,又先后转任少卿、吏部侍郎、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至元三十一年召回京师任刑部尚书。

  元贞初年(1295),拜为中台侍御史。当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弹劾江浙行省平章违法事十七条,朝廷派遣尚文去调查,虽证据确凿而违法者不服。尚文上报皇帝。皇帝成宗命省台大臣讨论。朝臣们都袒护江浙行省平章,说他是勋臣的子孙,所犯罪过很轻,应该原谅。尚文力争,指出平章罪恶昭彰,如果不依法定罪判刑,则有失臣子的职责,过失非轻。在朝廷上反复争辩。最后成宗以平章、御史各施杖刑遣还了事。

  元贞二年,尚文上书建议:“太平之世,赦免罪犯次数不宜多;不是紧急需要的劳役,应该停止。”成宗采纳这些意见,授他为河北河南肃政廉访使。大德元年(1297),黄河在蒲口决堤,朝廷令尚文巡视灾区并提出治水救灾良策。尚文奏陈道:

  “黄河万里西来,其水流势急汹涌,至孟津以下,两岸地平土松,故常改变原来夏禹治水时的故道,故千百年来为中国之患。自古治理黄河,办法得当则费力少,水患少,办法不当则费力多,水患多,这是不能改变的定论。今自陈留到睢州,东西一百余里,南岸旧河口十一个,已淤塞者二处,干涸者六处,通流者三处,其河岸高于河面六七尺,或四五尺。北岸旧堤,河水比田高三四尺,或者相平。南岸高于北岸约八九尺,北岸之堤怎能不坏,河水怎能不北流?

  “蒲口今决堤一千余步,河水迅速东流,沿黄河旧日支渠行二百里,到达归德横堤之下,再流入主河道。如果强行堵塞,则上决下溃,徒劳无功。为今之计,河北郡县顺着水流走向,远筑长堤以防止河水泛滥;归德、徐州、邳州,人民要回避河水冲决,听他们自便安排。受水灾之家,最好在黄河以南的退滩地内,分给他们农田作为永业。将来其他决口的地方,也这样安排。如真能这样,也是救荒良策。蒲口决口不堵也罢。”

  朝廷采纳了尚文的意见。当时河朔各郡县和朝廷委派到山东的官员,均主张堵塞蒲口决口“,不塞则河北桑田尽为鱼鳖之区,还是塞住决口的好”。成宗听取了他们的意见。第二年,蒲口堤又决口。这样塞堤防水的劳役年年都有。其后,正如尚文所预言的,河水北入黄河故道。

  大德三年,尚文调往山东任宪使,历任行省参知政事行御史台中丞。七年又召回,拜为资善大夫、中书左丞。浙西闹饥荒,仓库储粮不足,文募民以粮买官,用这些粮食来赈济饥民。山东欠收,盗贼兴起,尚文拿出官钞八百五十余万贯来安抚贫民。文奏请朝廷选派十道使者巡视天下,访问民间疾苦。又奏请取缔南方的白云宗,其僧人与百姓一样纳税服役。西域商人奉珍珠售与皇室,其价六十万锭。省臣平章对尚文说“:这就是‘押忽大珠’,值六十万并不算贵。”在座朝臣传观欣赏。尚文问此珠有何用,平章说“:含于口中不觉渴,熨面可使双目有光。”尚文说“:若一人含之得使千万人口不渴,那就是真正宝贝;若该宝只对一人有用,则其作用就微不足道了。我认为真正的宝是米粟,一天不食则饥,三天不吃就会生病,七天不吃就死。有粟米则百姓安,无则天下乱,以功用比较,米粟的价值岂不是高于珠宝?”平章还要求他再仔细看看,尚文不为他所动。尚文年六十九岁时,因病告老归乡。大德十年(1306),召他回朝拜为昭文馆大学士、中书右丞、商议中书省事。但辞不奉召。

  武宗、仁宗时,多次请他去垂问国事,赐宴及金帛等物,并自光禄大夫晋阶银青荣禄大夫,仍为中书左丞,但他仍乞求返归田里。延六年(1319),拜太子詹事,遣使去敦请三次才赴任。仁宗予以特殊优厚礼节待他,命他全力教育太子。泰定三年(1326),以中书平章政事辞官,次年卒于家,年九十二岁。


相关阅读
1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2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3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4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5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6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