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即位,置符宝局,任文忠为郎,授奉训大夫。因他排行第八,故世祖呼他为“董八”而不呼其名。至元二年(1265),安童为右丞相,管领中书省事务,陈奏建议十条,言词有违皇帝旨意,文忠从旁代替对答,恳切真诚,好像条陈是他写的一样,这才为世祖批准。
至元十一年,伐宋,为供应军粮百姓贫困不堪,文忠奏请免去常年的超额征派,朝廷允准。世祖曾问宋朝降将宋之所以亡国的原因。降将们都说是因为“贾似道当权,薄武重文,将士抱怨,无有斗志。故大军至则争相交械投降”。帝问文忠此话对不对,文忠反问他们:“贾似道待你们薄,而皇帝则给官你们做,给你们俸禄并不薄待你们。你本当抱怨宰相,现在却移怨皇帝,不能作战,坐视国亡,哪有做臣的节义?贾似道薄待你们,岂不是预知你们这些人是不可靠的吗?”世祖认为他这种分析很好。朝廷旨令将大都的猎户迁到郢中,文忠奏请不移,还奏请废除官卖农具之税,听民自造农具。
当时多盗,凡盗者均杀无赦,监狱都关满了。文忠陈奏“:杀人窃货与偷一钱者均判死刑,是太残酷了,恐有违陛下好生之德。”敕令改正。有人告有一汉人伤蒙古人,又有太府监官员卢甲盗剪官布。帝怒,命杀头以惩戒其他人。文忠进谏道“:今衙门对于判死刑的囚犯,虽已在供辞上画押服罪,但还要再加详审,是岂可因一人之言而加重刑!这些人应交给官府审讯属实再等候处理。”派文忠及近臣突满分头核实,都查明系诬告,诏免治罪。因谴责侍臣道:“朕方怒时,你们都不敢言,若不是董文忠提醒我,险杀此二无辜之人,致使朝廷内外议论我的不是。”为此,赐文忠金酒器,以旌表他的忠直。裕宗称赞文忠在皇上盛怒时敢于从容谏正“:实人臣之难能者。”那位太府监官员拿着礼物去感谢文忠使他再生之恩,文忠拒不受礼,对他说:“对你,我素不认识,其所以救你于危急之时,是为国平刑而不是望你报答。”
自安童北伐,阿合马独掌大权,树立亲党,怕廉希宪再为宰相于他的阴谋不利,奏请调希宪以右丞之职去视察江陵。文忠向皇帝陈奏道:“希宪是国家名臣。今宰相虚位,不可让他久居外地,有负人望,应早召回。”皇帝允准。至元十六年十月,文忠奏请令廷臣奏事,必须先报告太子,然后再上奏皇上,这样“可符合道理,顺理而不逾分,太子必不敢推辞其责”。世祖当时就召谕大臣,按此制度行事。
礼部尚书谢昌元奏请设立门下省,以封还皇帝不当的诏令,改正诸臣错误的奏章,还可杜绝中书暗示近臣奏请之弊。世祖决意建立,指责翰林学士承旨王磐“:如此有益之事,你不上朝陈奏,而让南方后来的大臣提出来,你的学问是做什么用的?必今日建立这门下省。”第三天,廷臣奏荐文忠为门下省侍中及其属员数十人。中书左丞董文炳卒,太傅伯颜上表称述文忠可为相,世祖使他继为中书左丞。文忠辞谢。
至元十八年(1281),升典瑞局为典瑞监,升郎为卿,仍以文忠为典瑞监卿,授正议大夫,不久又授资德大夫、佥书枢密院事,同时仍为典瑞监卿。皇帝出行,都要诏令文忠不必扈从,而留居大都,总领宫苑、城门、直舍、徼道、环卫、营屯、禁兵、太府、少府、军器、尚乘诸监。兵马司原隶属中书省,但也交付文忠领管。是年十月二十五日,鸡鸣,准备入朝,忽然病倒,帝遣中使持药抢救不及,逝世。帝甚哀惋惜,以钱数十万作为安葬费。后赠光禄大夫、司徒,封寿国公,谥忠贞。
相关阅读
1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4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5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6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