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传原文_陈与义传翻译赏析

陈与义字去非,祖籍在京兆,从其曾祖父陈希亮始,其家迁至洛阳,所以,陈与义是洛阳人。陈与义天资聪颖卓越,幼时即能写作文章,并小有名声,同辈皆钦佩他,不敢与他相比。陈与义于政和三年(1113)考中上舍甲科,被授与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升为符宝郎,不久遭贬谪,出监陈留酒税。

  金朝攻陷汴京,高宗南迁,陈与义避难于襄汉,再辗转湖湘,翻越五岭到达岭南。过了许久,朝廷召其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1131)夏天,陈与义到了都城临安,升迁为中书舍人,兼掌内制。后又被拜为吏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的身份出知湖州。之后,被召为给事中,其所做驳议精辟典雅,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时朝中宰相有不满意陈与义者,因此,陈与义被召回后,再次被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六年(1136)九月,高宗幸临平江,同年十一月,拜陈与义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绍兴七年正月,陈与义为参知政事。在任执政期间,陈与义师用道德以辅朝廷,务尊主威而振纲纪。当时丞相赵鼎说“:人们都认为,中原有可图之形势,故宜进军中原,趁势收复失地,如失良机,他日将悔咎莫及。”高宗曰“:今皇帝之棺与太后、渊圣皆为金扣押未还,如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陈与义说:“若能签订和议,自然强于用兵,但万一不能议和,则用兵就不可避免。”皇帝说:“是这样的。”绍兴七年三月,陈与义随皇帝到建康。第二年,护从皇帝回临安。因患疾病,陈与义告假,复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陈与义再表推辞。皇帝对其病情十分关切,遂请闲提举临安洞霄宫。十一月,陈与义离世,终年四十九岁。

  陈与义容貌庄严敬肃,不苟言笑,平常待人接物儒雅谦恭,然内性刚强,不可冒犯。陈与义多次举荐士人于朝廷,但从不与人表白自己的举荐之功,士人因此而特别推重他。陈与义特别擅长做诗,写景状物,清新深邃,迂回婉转,洒脱不俗,游离于陶、谢、韦、柳之间。陈与义曾以《墨梅》为题赋诗一首,深得徽宗嘉赏,并因此而特别受到皇帝的器重。


相关阅读
1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2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3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4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5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6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