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才传原文_李之才传翻译赏析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同进士出身,为人纯朴直率、自信,无少许矫揉造作和过甚的地方。他拜河南穆修为师,穆修性格急躁严厉落落寡合,即使像李之才这样的人也经常在呵斥怒骂之中,但李之才事奉他更加勤谨,终于能够从他那里学到《易经》。当时苏舜钦等也从穆修学《易经》,但是得穆修真传的只有李之才一人。穆修的《易经》是向种放学的,种放的《易经》是向陈搏学的,其源流最远,图书象数变化之妙,是秦汉以来少有人知道的。

  李之才开始做官是担任卫州获嘉的主簿,并暂时代理共城令。这时邵雍居母丧于苏门山百源上,每天布裘蔬食,亲自烧火做饭以养活他的父亲。李之才敲门来拜访,慰劳他说:“你这样勤奋好学笃志不倦果真和谁相似?”邵雍说“:我于典籍之外,没有其他形迹可见。”李之才说“:你不是考究典籍的人,对物理的学问学得怎么样呢?”日后他又对邵雍说:“物理的学问你已经学了,不还有性命的学问吗?”邵雍遂对他再拜,愿意从他受业。于是李之才就先教他陆淳的《春秋》,意思想以《春秋》表明它包涵了《五经》,既可以告诉他《五经》的大意,然后再讲授《易经》就可以结束学业。后来邵雍终于以研究《易经》而闻名于世。

  李之才由于才气太大,难得有人了解,因此长久不调,惋惜他的人就说“:你应该稍微贬损自己以求得进取。”石延年一个人却说:“这是时局不足以容纳你,你何不弃官隐居。”后李之才调升孟州司法参军,这时范雍守孟州,也不能了解他。范雍第一次自洛阳建节守延安,送的人都送出境外,李之才一个人在近郊与他告别。有人责怪他,他辞谢说:“这是往日的规矩。”不久,范雍贬谪安陆,李之才根据文告拜见范雍于洛阳,过去远送的人没有一个人来,范雍才恨自己对李之才了解得太晚。

  李之才的朋友尹洙写信把李之才推荐给中书舍人叶道卿,托石延年转达,他在写给石延年的信中说“: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岁,会写古文章,语言直率,意思深刻,不放肆显露,不窘困急迫,完全可以追踪前辈,不是我尹洙所敢品评,而他却安于卑位,无仕进之心,人们很少能了解他。他的才能又很能通达古今事务,使他能稍微见用于世,一定会超过别人甚远,可憾他太穷,不能坚定归隐的决心。了解他的人应该共同努力,使他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石延年给尹洙回信说“:今天精通文字爱好古文的人最少而且不发达,假若遗弃这个人,那么这种学问就更加衰落了。”石延年平生最不喜欢拜访大官,他四五次到叶道卿的大门,只把书信递进去。叶道卿得信后,把李之才向朝廷推荐,李之才遂得应选新格,有保任五人,改为大理寺丞,任缑氏县令。未及成行,会石延年与龙图阁直学士吴遵路调兵河东,征辟李之才为泽州签署判官。泽州人刘义叟因而得向李之才学习历法,也称“义叟历法”,这种历法远远超出古今历法之上,有扬雄、张衡没说清楚的,实际却是李之才传授给他的。

  李之才在泽州一段时间后又转升殿中丞,碰巧母亲去世,他刚刚解除丧服,就暴病死在怀州官舍,这是庆历五年(1045)二月的事情。这时,尹洙的哥哥尹子渐镇守怀州,对李之才的死悲伤过度,染疾不到一个月也死了。李之才死后归葬青社,邵雍为他题写墓碑,其中有句说“:我求之于天下,终于得到闻道的君子李公做我的老师。”


相关阅读
1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2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3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4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5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6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