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缜传原文_韩缜传翻译赏析

韩缜字玉汝,开封雍丘人。考中进士,签书南京判官。仁宗由于发生水灾征求正直的言论,韩缜上疏说:“如今国家的根本没有建立,无法笼络天下人心,这是阴气盛阳气弱的征兆。”言辞十分切合事理。刘沆向朝廷推荐他有才能,任命为编修三班敕。在此之前,武臣不给亲人服丧。韩缜建议说:“三年服丧,是从古到今执行的礼制;晋襄公穿着丧服出征,是一时之事。”于是制定法令,从崇班以上听任他们服丧。任殿中侍御史。参知政事孙扌卞尸位素餐;暂代陕西转运使薛向奔赴朝廷,枢密院就发布诏令授予转运使;刘永年由于是外戚升为防御使;内侍史志聪私自役使皇城亲从,韩缜都详尽地论说。仁宗为了罢免孙扌卞,停止薛向与刘永年的任命,而纠正史志聪的过失。升为侍御史、度支判官,离开京师任两浙、淮南转运使,调往河北。

  夏人谅祚死,他的儿子秉常即位,派人请求册封。朝廷正责备夏人不尽职责,打算选派人诘问使者。韩缜刚好向皇帝辞谢,神宗让他前往。韩缜到驿站问罪,使者服帖,到晚上,将奏书奉上。神宗高兴,改为陕西转运使。进入京师知审官西院、直舍人院。由于其兄长韩绛执政,改为集贤殿修撰、盐铁副使,以天章阁待制知秦州。曾经设宴招待客人晚上归来,让傅京力喝酒,误随入州宅,与侍妾相遇,韩缜大怒,令军校用铁杖杀死他。傅京力的妻子拿着血衣,击打登闻鼓进行上诉,由此被降职,分司南京。秦人俗语说:“宁愿遇到小虎,不要遇到玉汝。”韩缜就是这样残暴。一段时间后,恢复待制,知瀛州。

  熙宁七年(1074),辽使萧禧来议定北地的边界。召韩缜到馆迎客,于是回访,令他拿着图册到辽国君主那里,没能见到辽主就返回了。知开封府,萧禧又来,再次在别馆款待他。诏令乘坐驿车到河东,和萧禧分别划定地界,以分水岭作为界限。回复君命,被赐予袭衣、金带,为枢密都承旨,还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五年(1082),实行官制,改为太中大夫、同知枢密,进知院事。

  哲宗即位,授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首席宰相蔡确与章谋划诬陷东朝,到蔡确为山陵使时,韩缜公布他的罪行,这样东朝及外廷都知道了这件事。蔡确出使回来,打算让其属下高遵惠、张、韩宗文担任好官职。宣仁后来询访韩缜,韩缜说:“高遵惠为太后伯父;张是中书郎张的弟弟;宗文,是臣下的侄儿。如今提拔选用不依照秩序,这样君臣各自私爱他的亲戚,又用什么来昭示天下呢?”于是任用被废止。

  元元年(1086),御史中丞刘挚、谏官孙觉、苏辙、王觌,议论韩缜才能低下声望轻,在先朝任奉使,割地六百里来送给契丹,边人对他怀着刻骨仇恨,不能让他位居相位。数十次上章,罢职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移永兴、河南,授予安武军节度使、知太原府,易节奉宁军。请求告老,为西太一宫使,以太子太保致仕。绍圣四年(1097)死,终年七十九岁。追赠司空,谥号为“庄敏”。

  韩缜外表庄重,因而以严厉著称。虽然任将相但却默默无闻没有任何建树,奉养丰厚,世人将他与晋朝何曾相比。儿子韩宗武。


相关阅读
1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4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5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6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