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硄传原文_王硄传翻译赏析

王王圭字禹玉,成都华阳人,后来迁移舒州。曾祖王永,事奉太后任右补阙。吴越奉献土地,王王圭受命前去平均赋税,到后全部免除各种没有名目的赋税,老百姓都感激涕零。回到京师,有人说他废除了许多赋税地租。太宗质问他,他对答说“:让新依附的邦国,蒙受天子的仁德恩惠,臣下虽然因此获罪,至死也不遗憾。”太宗十分高兴。

  王王圭很小就奇异警敏,语出惊人。从兄王琪读他所作之赋,赞叹说:“骏马刚出生,就有千里的志向,只是还未强壮罢了。”推举进士甲科,通判扬州。官吏和老百姓都小看他,有大校轻慢不谨慎者,王王圭将其捉拿伏法。王伦进犯淮南,王王圭建议出兵郊外偷袭他,敌贼逃走。奉召任直集贤院,为盐铁判官、修起居注。接待陪伴契丹使者,经过魏地,旧例都是穿着正服进入。到这时,使者想穿着便服进入,并谎称衣帽都在后面的车里。王王圭让使者取来给他,使者惭愧称谢。于是任贺正旦使。又任知制诰、知审官院,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遇到母亲谢世守丧,丧期满后,又为学士,兼侍读学士。

  在这之前,三位先帝都在南郊享受祭祀,而温成庙祭享奉献与太室一样。王王圭说:“三位皇后并置配列,是为了尽孝,但亵渎了先帝。后宫有庙,是为了表示皇恩广大,但超过了先亲。”这样就专在南郊祭祀太祖,而改温成庙为祠殿。嘉年间确立皇太子,中书召王王圭起草诏书。王王圭说:“这是重大的事情,不当面接受圣旨不行。”第二天请对,说:“全国很久以来就希望皇上这样了,果真是皇上本人的意思吗?”仁宗说“:朕的意向已决定了。”王王圭再次跪拜称贺,开始退朝而起草诏书。欧阳修听后感叹说“:真正的学士。”仁宗在宝文阁设宴,作飞白书分给侍臣,让王王圭记载年月姓名。又在群玉殿设宴,让王王圭写序,将自己用的笔、墨、笺、砚赐予王王圭。

  英宗即位,应当撰写先帝的谥号,王王圭说:“古时候贫贱的人不为高贵的写哀祭文,年少的不为年长的写哀祭文,因此天子自称天来哀祭,在郊外制定谥号,好像说是受之于天。近来,由词臣撰写议定,大臣们不得参与,大大违背了天子自称天的含义。请求让两制共同议定。”英宗听从了。濮王的追崇典礼,王王圭与侍从、礼官共同商议认为应当称皇伯,三夫人改封大国,执政认为不正确。这以后三夫人之称,最后还是像开始议定时一样。开始,王王圭请对而起草诏书,有人暗中诬陷他。英宗在位第四年,突然在蕊珠殿召见王王圭,发布诏书令兼任端明殿学士,赏赐盘龙金盆,并告谕王王圭说:“秘殿的职务,并不是把你安置在翰墨之中,二府缺员,就立即任命了你。以前有人进谗言,朕今天全部消除没有任何怀疑了。”王王圭跪谢说:“不是陛下十分英明,臣下就活不了几天了。”神宗即位,升任学士承旨。王王圭制定朝廷内外制度十八年,任职最久,曾经因在斋宫视事,有感而作诗,神宗见后怜惜他。熙宁三年(1070)授职参知政事。九年(1076),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元丰年间颁布官制,王王圭由礼部侍郎破格授职银青光禄大夫。元丰五年(1082),正三省官名,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蔡确为右仆射。在这之前,神宗对执政者说:“官制将实行,打算新旧人共同任用。”又说:“御史大夫,非司马光不行。”王王圭、蔡确互相观看面容变色。王王圭十分担忧,不知道这是怎样决定的。蔡确说“:陛下早就想收复灵武,你如果能承担责任,这样就可以保住相位了。”王王圭高兴,向蔡确道谢。神宗曾想召见司马光,王王圭推荐俞充统率庆州,让他敬献平定西夏的谋略。王王圭认为派兵深入敌境,一定会不召见司马光,即使被召见,也将不会前来。不久司马光果然不奉召。永乐兵败,死者十余万人,实际上是由王王圭开启的。

  元丰八年(1085),神宗身患有病,王王圭告诉皇太后,请求立延安郡王为太子。太子继立,这就是哲宗。任王王圭为金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五月,王王圭死在任上,终年六十七岁。哲宗特地停止上朝五天,资助五千金帛办丧事,追赠太师,谥号为“文恭”。赐予寿昌上等的住宅。

  王王圭以文学进用,同辈都共同推崇赞许他,他的文章气魄宏大华丽,自成一家,朝廷重大的典制策令,多出自于他的手,词林人士都称赞他。但官任到宰相,共十六年,没有多少建树,大多是谄谀歌颂之词。当时被人视为“三旨相公”,由于王王圭上殿进呈,叫作“取圣旨”;皇上决定后,叫“领圣旨”;退朝告诉禀事的人,叫作“已得圣旨”。绍圣(1094~1098)年间,邢恕造谣,黄履、叶祖洽、刘拯相继议论王王圭元丰末年命事,以为当时两府大臣,曾经议论奏请设立皇储,王王圭就对李清臣说“:皇帝自己家中事,外人不应当管。”邢恕又唆使高遵裕的儿子高士京上奏,说王王圭想立雍王,派遣高士京已故的兄长高士充,在宫中散布谣言。王王圭因此而获罪,贬为万安军司户参军,削夺诸子官籍。徽宗即位,归还他所封之官。蔡京执掌朝政,又剥夺追回所赠谥号。政和(1111~1118)年间,又恢复。王王圭叔父王罕,从兄王琪。


相关阅读
1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2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3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4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5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6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