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易传原文_陈从易传翻译赏析

陈从易,字简夫,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及第,任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推官。王均占据成都后,接连又攻陷绵、汉等郡,彭州人密谋杀死兵马都监来响应王均。当时陈从易正辅助处理彭州事务。他斩杀了首谋,再招来余众向他们讲明祸福关系,并赦免了他们,使得他们心里都十分服气。陈从易于是率领得力将吏,修理守械。又告诫自己的家仆在屋后堆满柴草,说:“我们的实力不足以守住彭州,就与此共存亡。”王均听闻彭州有了防备,遂不敢入境。王均平定后安抚使王钦若上报了陈从易的表现,朝廷召他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大理寺详断官。升太常博士,出任邵武军知事。参与《册府元龟》的修撰工作。再改任监察御史。宋真宗在崇和殿宴请近臣。陈从易亦在其列,并赋诗赞美皇帝。升侍御史,改任刑部员外郎、直史馆、知虔州。当年大饥,有人持棍去盗抢别人的粮食。陈从易力请减免他们的死罪,因此获救者千余人。

  宋真宗天禧(1017~1021)中,陈从易因推荐别头进士失实,被降为工部员外郎。以父亲年老为由,请求回乡。宰相寇准报复他曾经向皇帝上疏说他的坏话,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却将其黜至吉州。陈从易后借与皇帝奏对机会自己申请改派福州知州。还没成行,即遇父亲去世。服丧完毕,审理京城刑狱案件。出为湖南转运使,迁知荆南,升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又因在点校太清楼书字时妄加改窜并非错误的文字,被降到直史馆。第二年才官复原职。在广州三年,以清廉著称。再次入朝为左司郎中、知制诰。

  原来,宋真宗景德后期,文士们以雕琢文字为时尚,一时学者都去追求它。独陈从易不改变。与杨大雅来往甚密。他们两人都好古笃行。当时朝廷纠正文章中的这种华而不实的弊端,所以皇帝将陈从易、杨大雅二人之文风推荐给文人,让他们的文风流于全国。后兼任史馆修撰,迁升左谏议大夫。皇帝命其出使契丹,陈从易以年老为由,辞差未去。后又辞朝廷之职请补乡郡之官。进为龙图阁直学士,任杭州知州。并死于此任。

  陈从易好学强记,为人耿直不阿谀奉承。好区别是非曲直。喜欢当面驳斥别人。有人向他指出这一毛病,但陈从易却始终没有改变。王钦若与他最友善。王钦若曾与人说:“数日不见简夫,即会感到惶惶不舒服。”当他废官居南京时,丁谓正管事。大家都因害怕丁谓,没有人敢去看王钦若。陈从易正准备出任湖南转运使,遇汴水旱涸,于是对丁谓说“:从易愿意出使湖南,并非只因为那里贫困,也是因为王钦若在宋地,我想借此机会去看望他。现在汴河干涸,又没办法走别的路线,希望丁公你能允许我暂留一段时间,等汴水涨了再走。”丁谓听后十分高兴,说:“王公门下,唯独你是了解我的人。”遂将其暂留帮助审理刑狱。陈从易不敢接受,于是由他自行决定回史馆。不久汴水通行陈从易就走了。当时寇准被贬在道州,丁谓对陈从易说:“庐陵之事,可以不遗憾了。”陈从易对答说“:应当将其当成旧宰相侍奉。”丁谓听说后面有愧色。陈从易的言行大多就是这样。其著作有《泉山集》二十卷、《中书制稿》五卷、《西清奏议》三卷。


相关阅读
1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4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5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6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