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传原文_屈突通传翻译赏析

屈突通,其祖先是昌黎徒何人,后来徙居长安。隋时任职为虎贲郎将。隋文帝命他复核陇西郡牧场簿籍,查出隐报的马二万多匹,文帝发怒,逮捕太仆卿慕容悉达及监牧官员一千五百人,将全数处决。屈突通说“: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陛下以至仁化育四海,怎能因畜产之故,一天杀戮一千五百人呢?”文帝怒目喝斥,屈突通叩头进言说:“臣愿舍身就死,以代替众人死罪。”文帝醒悟说“:我办事不明,竟至于此。现在可免悉达等人死罪,以旌表你的善言。”于是全都减刑论处。其后升任左武卫将军。为官正直奉公,遇有犯法者,虽亲朋好友无所纵舍。

  其弟屈突盖任长安县令,也以方正严整而知名。时人为此编出谚语说“: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隋炀帝即位时,派他持诏征召汉王杨谅。从前,文帝与杨谅约定,若用玺书召还,验视敕字帝加一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征返回。到这时,发诏书而无验证,杨谅觉察情况有变,盘问屈突通,通回答无所屈服,最终得以返归长安。大业年间,与宇文述一道共破杨玄感,因军功迁任左骁卫将军。秦陇一带盗贼起事之后,授职为关内讨捕大使。安定县人刘迦论造反,聚众十多万人占据雕阴郡。

  屈突通调发关中兵马进击。驻军安定县之后,起初不与贼寇交战,军中认为他胆怯。屈突通扬言撤军,而暗地潜入上郡。

  贼寇没有察觉,进兵南犯,距屈突通七十里扎营,分兵巡略其地。屈突通趁其不备,夜选精兵袭破其众,斩刘迦论等首级万余,筑起京观于上郡南山,俘获老弱数万人而还。其后隋政日益紊乱,盗贼多有,士无斗志,诸将往往覆军败亡。屈突通所向必定持重而行,虽不大胜,也未战败过。炀帝南巡江都,派他镇守长安。

  高祖起兵后,代王派遣屈突通防守河东。高祖数战不克,留兵围城,于是渡过黄河,攻破其部将桑显和于饮马泉。

  屈突通大惧,便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防守河东,打算从武关前往蓝田以援救长安。到潼关时,受刘文静兵马阻拦,相持一月有余。屈突通命令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天明大战,显和纵兵连破两座营垒,仅剩文静一座营垒独存,且兵马数次入垒,短兵相接,文静又被流矢所伤,唐军即将败亡,但桑显和因军士疲惫,传令做饭会食,刘文静因而趁机分兵以充实另外两座营垒。时逢游军数百骑自南山返还,袭击其背后,三座营垒之兵大声呼叫,奋力出击,桑显和兵马溃败而逃,尽数虏获其众。屈突通势急,有人劝他归降,他说:“我受国家厚恩,历事二帝,怎可逃难?只能以死报答了!”常抚摸自己的脖子说:“看来只好为国家受人一刀了!”他训勉士卒必定流泪感叹,所以虽处穷途末路,而部下仍然受他影响而不叛离。高祖派他的家僮往召,他立即下令斩决。不久得知京师平定,家属全都陷没,便留桑显和镇守潼关,率领兵马前往洛阳。既行之后,桑显和前来归降。

  刘文静派遣窦琮、段志玄率精骑追击,在稠桑相遇,屈突通结阵抵御。窦琮放其子屈突寿往谕使降,屈突通大叫道:“从前和你是父子,今天却是仇敌!”命令左右射击。桑显和大呼其众说:“京师陷没,各位家属都在关西,为何要往东行呢?”部下全都放下兵器不战。屈突通知道逃脱不了,便下马朝东南方向叩头两次,并哭着说:“臣力尽兵败,对得起陛下。”于是被擒获并送往长安。高祖宽慰他说:“怎么相见得这么晚?”他哭着说:“屈突通不能殉人臣之节,故至此地步,成为本朝的羞辱。”高祖说“:忠臣啊!”放了他,并授职兵部尚书,封为蒋国公,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随同平定薛仁杲,当时缴获的珍宝器物堆积如山,诸将都争先恐后拿取其物,惟有屈突通一无所取。高祖闻知,说“:清正以奉国,真是名不虚传。”特别赐予金银六百两、缎一千匹。不久担任陕东道左仆射,随同征讨王世充。当时屈突通有两个儿子在洛阳,高祖说:“现在把东征之事交付你,两个儿子怎么办?”屈突通说:“臣已老了,本不能承担重任。但从前陛下释放俘虏,加以恩礼,使臣再生,当时口与心都发誓,要以身许国。今日之行,愿为先驱,两儿如果遇害,本是其命如此,我不会以私情妨碍公义。”高祖感叹道:“守义之士,竟至如此!”到大军围攻洛阳时,窦建德援兵将至,太宗分拨部下的一半交付屈突通,命他与齐王李元吉一道围攻洛阳。王世充被平定,屈突通战功为第一,不久就任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东都。几年后,招还任刑部尚书。他自认为不熟悉法律条文,一再推辞,于是改任工部尚书。李建成事变过后,重任检校行台仆射,驰赴洛阳镇守。贞观初年,行台撤销,任职洛州都督,晋爵左光禄大夫。第二年去世,时年七十二岁,赠官尚书左仆射,谥号为忠。后来下诏配飨太宗庙廷。永徽年间,再赠司空官爵。

  二子屈突寿、屈突诠。屈突寿承袭爵位。太宗临幸洛阳,想念屈突通忠节,故任命其少子屈突诠为果毅都尉,赐予粮食丝帛以抚恤其家,后来官至瀛州刺史。诠子屈突仲翔,神龙年间,也任职为瀛州刺史。

  起初,桂州都督李弘节也以清廉谨慎知名。去世后,其家出卖珍珠。太宗怀疑李弘节实为贪官,想追坐推举者罪过。魏征说“:陛下错了!当今号称清白至死不变者,惟有屈突通与张道源。屈突通二子应调前来,共骑一马,张道源之子不能谋生。审查其清者不予抚恤,怀疑其贪者加罪于所举之人,这也是好善而不笃厚啊!”太宗说“:我没想这一点。”

  于是置之不问。由于这个缘故,屈突通的清廉更为知名。


相关阅读
1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2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3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4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5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6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