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传原文_庾信传翻译赏析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父亲庾肩吾,《南史》中都有传。

  庾信自幼俊逸超俗,非常聪明机敏,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身高八尺,腰带长达十围,仪容举止恭顺,有过人之处。父亲庾肩吾,任梁朝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人徐扌离任右卫率。徐扌离之子徐陵和庾信都任抄撰学士。徐、庾父子在东宫,出入宫禁之中,恩崇礼遇没有人能和他们比高低。既然诗文都绮丽糜艳,因而世人称为“徐庾体”。当时的后辈,争相模仿。他们每有一篇新的诗文,京城都争相传诵。庾信多次升迁至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东魏,其文章辞采,在邺都受到很高的称誉。回国后任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发动叛乱,梁简文帝命令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士卒一千多人,在朱雀航安营。侯景来到的时候,庾信率领众人先退。台城被攻陷之后,庾信逃奔到江陵。梁元帝受命,庾信任御史中丞。梁元帝继位后,改任右卫将军,封爵武康县侯,加授散骑侍郎,出使于西魏。适逢大军南征江陵,于是就留在长安。江陵平定后,多次升迁至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即位,封爵临清县子,授司水下大夫之职。出京任弘农郡太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晋爵为义城县侯。很快授洛州刺史之职。庾信治理政务简要安静,官吏百姓都感到安全。当时,陈朝和北周互通友好,南北流浪寓居的文士,允许他们各自回到其原来国家。陈朝就请求让王褒和庾信等十几人回到故国。周武帝只放还了王克、殷不害等人,庾信和王褒,都因爱惜他们而没有放还。不久,授予司宗中大夫之职。周明帝和周武帝都特别喜爱文学,庾信受到特殊的恩宠礼遇。至于赵王、滕王和其他诸王,交往非常融洽,就像和平民交往一样。众位公卿的碑文墓志,大都托请庾信撰写。只有王褒与庾信很相当,其他的文人,没有人赶得上他。

  庾信虽然职位声望通达显赫,却经常有故乡之思,就创作《哀江南赋》来表达这种乡思。周静帝大象年(580)初,因病离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去世。有文集二十卷。隋文帝悼念庾信,追赠原有官职,加授荆、雍二州刺史。


相关阅读
1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2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3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4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5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6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