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邃传原文翻译赏析_裴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原魏国冀州刺史裴徽的后代。祖父名寿孙,寓居于寿阳,任宋武帝的前军长史。父亲仲穆,任骁骑将军。

  裴邃十岁就能写诗文,喜爱《左氏春秋》。齐东昏侯继位,始安王萧遥光任扬州刺史,任用他当了参军。遥光兵败之后,裴邃回到寿阳,正值刺史裴叔业将寿阳向魏国投降,裴邃便随着众人北迁。魏宣武帝很敬重他。他在魏国担任魏郡太守。魏派王肃镇守寿阳时,裴邃坚决请求随同王肃一起,暗中打算回归南方。梁朝天监初年,他自己逃回南方,被任命为后军谘议参军。裴邃请求到边境去为国效力,朝廷委任他为庐江太守。

  天监五年(506),他进攻邵阳洲,魏人用长桥隔断淮河南渡,裴邃在近桥处修建城垒,每次出击都取得胜利。于是,他又暗暗制造了一种没突舰。正值大雨时节,淮河暴涨,裴邃乘坐没突舰直到桥边进击敌人,大败敌军。他因功而被封为夷陵县子。

  改任广陵太守时,他和乡里人一起进入魏武帝庙,于是一起谈论帝王的功业。他的妻子的外甥王篆之秘密报告梁武帝说:“裴邃喜欢说大话,有不忠的迹象。”于是被贬为始安太守。裴邃决心要在边境建功立业,不愿担任清闲疏远的官职,便写信给吕僧珍说:“以前阮咸、颜延之有‘二始’的感叹,我才能比不上古人,如今已是‘三始’了,这不是我的本愿,有什么办法呢?”后来,他担任了竟陵太守,便开设屯田,公家和私人都得到好处。再迁任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又开创屯田几千顷,仓库充实,减少往边境运输粮食的重负,民众官吏们都得到休息。于是,他们自发相互聚集起来,送给裴邃绢一千多匹。裴邃安详地对他们说:“你们不必这样做,不过我又不能有负你们的盛情。”于是他收下了二匹绢。后被召入朝担任大匠卿。

  普通二年(521),义州刺史文僧明以该州归附魏国。魏军前来援助,朝廷任命裴邃为信武将军,率领军队前去征讨。裴邃深入魏国境内,出其不意发动进攻。魏国任命的义州刺史封寿据守檀公岘,裴邃打败了他并进而包围了这座城。封寿请求归降,义州被讨平。改任裴邃为豫州刺史,加封都督,镇守合肥。

  普通四年,梁军大举北征,任命裴邃总督征讨诸军事,他先领兵袭击寿阳,攻下外城后,破门而入,一天之内九次和敌人合战,但由于后军蔡秀成迷失道路没有按时赶到,裴邃因后援断绝,只得撤军而回。接着,裴邃又整顿军队,收集士卒,让众将各自穿上不同颜色的服装以相互区别。裴邃自己身穿黄袍率领骑兵,先攻下狄丘、甓城、黎浆,又扫平安成、马头、沙陵等戍地。第二年,所控制的地盘已经到了汝、颍地区了,各地均纷纷响应。魏国的寿阳守将长孙承业、河间王元琛出城挑战,裴邃到达淮水边叹息着说:“今日不破河间,就要被谢玄所取笑了!”他便布置了四甄的阵容来等待魏军到达,同时命令直阁将军李祖怜装出败逃的样子来引诱长孙承业,长孙承业等便率领全体人马追击,四翼的伏兵突然大起,魏军大败,被斩首一万多级。长孙承业逃走,关紧了城门不敢再出战。

  裴邃在军中病重,下令众军严加防备,护送他回到合肥去安葬。不久去世,追赠为侍中、左卫将军,晋封爵位为侯,谥为烈。

  裴邃善于思考,有深远的谋略,为政宽和明察,很能得到士民百姓之心,他自身正直无私,有很高的威望,将士们都怕他,很少有人敢违犯法令。当他去世后,淮河流域、合肥一带民众无不痛哭流涕,认为裴邃如果不是早死的话,必定会大大扩展土地。他的儿子裴之礼继承了他的爵位。


相关阅读
1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2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3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4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5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6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