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丁贵嫔传原文翻译赏析_梁武丁贵嫔传原文全

  武丁贵嫔名字叫令光,谯国人。祖父在襄阳担任属官,于是便居住在沔水北面的五女村,寄居在刘惠明的家中。丁贵嫔出生在樊城,刚产下来时候具有一种奇异的神光,满屋紫气,所以便以“光”做名字。相面的人说她“一定会大贵”。少年的时候和邻居的姑娘在月光下纺织,其他姑娘都被蚊子叮得难受,而丁贵嫔却不觉得。同乡人魏益德将要娶她,还没有办成,而梁武帝镇守樊城,曾经登楼了望,见汉水岸边五彩辉耀,像一条龙,下面有一个女子在分剥绵絮,就是贵嫔。丁家又通过别人把相面人的话让武帝闻知,武帝把一个金环赠给她,后来娶了她,当时年龄是十四岁。贵嫔生下来就有一颗红痣在左臂上,治疗也没有消除;又身上有许多疣子,到这时不久全都没有了。德皇后妒忌心极强,对待贵嫔蛮横无道,让她每天舂米五斛,而她舂米经常达到要求,好像有神在帮助。受到的待遇虽然严厉,她却越发小心恭敬。她曾经在供奉神佛的经案旁边,仿佛看到了神人,心里独自感到诧异。

  天监元年(502)五月,有关部门奏请封她为贵人,没有任命;当年八月,又奏请封她为贵嫔,居住在显阳殿。到了太子地位确定的时候,有关部门上奏说:“皇太子是皇上的副手,普天下都对他执臣子的礼节。既然大家都尊崇太子,那么生他的母亲也就不容许不加敬重。经常得到问候的王侯贵妃公主,和六宫的三夫人,虽然与贵嫔同等地位,也都应以敬奉皇太子的礼节敬奉贵嫔。宋朝元嘉年间(424~453),始兴国、武陵国的臣子都是以官吏敬王的礼节敬奉生王的潘淑妃、路淑媛。贵嫔对于宫中众臣来说,虽然不是小君,但是其中的道理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和宋朝泰豫元年(472)朝官商议百官以官吏敬奉皇帝的礼节敬奉皇帝的生母,其道理正相同。主张宫中官僚奉行礼节,应该与朝中官吏相同,定时到神兽门呈帖拜见,每逢年节进行道贺,也和这是一样的。况且太子与妃子婚配,都是按照成规中礼仪盛美的法则,这样以儿媳超过婆母的礼节,更加不合家族的应有秩序。我们以为贵嫔的有关典章,应该完全与太子的没有差别。”从此以后贵嫔所具备的典章礼仪,与太子相同,说话被称为命令。

  贵嫔性格仁厚宽恕,后来居住在宫中接待驾驭,从下层起都得到她的欢心。她不喜欢华贵的装饰,所用的器物衣服没有珍贵奇丽的东西。她不曾为亲戚的事而私下请求。后来武帝弘扬佛教,贵嫔长年食用蔬菜。受戒的那天,有甘露降在宫殿的前面,一丈五尺见方。武帝所立的佛经义理,她都懂得它们的旨意,尤其精于《净名经》。普通七年(526)十一月十五日,去世,灵柩迁移到东宫的临云殿,当时四十二岁。诏令吏部郎张缵撰写哀悼策文,经有关部门奏请给她追加谥号为“穆”。葬在宁陵,附祭于小庙。简文帝即位,追尊为太后。

  丁贵嫔的父亲丁道迁,在天监初年,做历阳太守。庐陵威王出生后,武帝告诉他说:“您的贤女又生了一个男孩。”他回答说:“不要说猪狗崽子。”世人做为笑谈。后来位居兖州刺史、宣城太守。


相关阅读
1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2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3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4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5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6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