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字修奇,河北人,自称是晋凉州刺史陈骧的八代孙。祖陈刃,仕官慕容垂。陈奇少孤,家贫,而奉养母亲至为孝顺。少小聪敏,有早成美称。性气刚亮,与俗不群。喜爱玩习经典,博通典籍,经常指责马融、郑玄解经失旨,立志著书述说《五经》。始注《孝经》、《论语》,很是流行,为显贵所称赞。
陈奇与河间邢同召赴京。当时秘书监游雅素闻其名,开始很是喜欢他,引入秘书省,想授给他史职。后来与陈奇讨论到典诰及《诗》、《书》,游雅赞扬马、郑。至于《易·讼卦》天与水违行,游雅说:“从葱岭以西,水皆西流,推此而言,《易》所谈到的应是从葱岭以东的情况。”陈奇说:“《易》理绵远广大,包含宇宙。如像您所说的,自葱岭以西,难道东向望天吗?”陈奇执义非难游雅,每每都如此类,始终不苟从。游雅生性护短,便以为嫌。曾经当众侮辱陈奇,或尔汝地直接称呼,或者指他为小人。陈奇说:“公身为君子,奇身份是小人罢了。”游雅说:“君言身份是小人,君祖父是何人?”陈奇说:“祖,燕东部侯矨。”游雅质难陈奇说:“侯矨是什么官啊?”陈奇说:“三皇不传礼,官名哪里会相同呢?故过去有云师、火正、鸟师的名称。由此而言,世代变化则官名不同,时间推移则礼制改变。公为皇魏东宫内侍长,侍长究竟是什么职务呢?”从此游雅深深记恨于怀。开始皇帝下诏把陈奇交给游雅,令其补秘书的缺,游雅既然讨厌他了,这事也就搁下了。
陈奇闲置数年,高允与陈奇校正古籍,称赞其远见卓识,表扬陈奇的通识渊博,说他不是平凡的学者所能赶得上的。高允微劝游雅说:“君您在朝野都有很高的声望,为什么要与野儒去辨什么简牍章句呢?”游雅说高允偏袒陈奇,说:“君难道是结党小人?”于是拿出陈奇所注的《论语》、《孝经》在坑内烧了。陈奇说:“公是贵人,不缺柴烧,为什么要烧掉陈奇的《论语》呢?”游雅更加愤怒,因此告诉京城后生不听陈奇的传授。而陈奇并没有投降的意思,也评论游雅的过失。游雅撰写昭皇太后的碑文,论太后名字之美,把她比成前魏的甄后。陈奇挑剔其失误,被皇上听到了。下诏司徒检对碑文史事,本是郭后,是游雅的不对。
有人写谤讥之书,内容多有怨时的言辞,颇为陈奇的不得志鸣不平。游雅便讥刺说:“这文字说陈奇不得志,应当是陈奇唆使别人这样做的。如依律文,制造毁谤之书的人都要戮灭一族的。”于是列举陈奇的罪行,当时司徒、平原王陆丽知道陈奇被冤枉了,爱怜其才学,所以把陈奇一案拖延了年把时间,希望能够得到宽释。但是狱讼定案,最终陈奇还是被杀,且殃及一家。陈奇尤其擅长《易》,在狱中曾自己给自己算卦,没等算完,便击破而叹说:“我活不过来年冬天!”等到陈奇受害,与所占卜的没有任何差异。
陈奇当初被召,夜晚梦见星星坠落压在脚上,第二天告诉别人说:“星主好风,星主好雨,梦见星星压脚,必无善兆。但是时命严峻急切,不敢不去呀。”陈奇妹妹嫁给常氏,有个儿子叫矫之,仕官郡守。神龟年间,上书陈述时政所宜,言辞颇为忠诚,清河王元怿称美其文。陈奇所注的《论语》,矫之传掌下来,未能流行于世,其义与郑玄经解多有不同,往往与司徒崔浩的相同。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2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3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4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5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6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