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愍王陈昙朗,为高祖母弟忠壮王陈休先之子。其父陈休先少时卓异不凡有大志,梁简文帝在东宫时,深被赏识。太清年间接纳降将侯景后,北方有乱,便令陈休先招募数千人,授为文德主帅,不久死。高祖得天下后,总称道休先,说:“此弟若活着,中原不愁不能平定。”梁敬帝即位,追赠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为武康县公,食邑一千户,高祖受禅称帝,追赠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司徒,封为南康郡王,食邑二千户,谥号忠壮。
陈昙朗少年时丧父,尤为高祖钟爱,受宠超过高祖诸子。他胆量勇力双全,善于安抚人心。侯景之乱平定后,陈昙朗初任著作佐郎。高祖渡江北伐,围攻广陵,宿预人东方光据乡举义旗,高祖便派昙朗和杜僧明从淮水入泗水接应。北齐援军甚众,昙朗与僧明筑垒抗御,不久奉命班师回朝,带宿预义军三万家渡江至陈。高祖诛杀王僧辩,留昙朗镇守京口,主管府内事务。绍泰元年(555),任中书侍郎,代管南徐州。
二年,徐嗣徽、任约率北齐军寇掠京都,不久讲和,北齐要求以高祖子侄为人质。当时四方州郡多未归附,京都财物空虚,粮草不继,满朝文武都愿同北齐和亲,高祖很为难,但又不想违众议,便对朝臣说:“我辅佐朝政不得力,导致蛮夷一齐骚乱华夏之朝,没有能力戡乱,又怎么能逃脱责任。现在诸位贤臣,都想休战,与北齐和好,让边境安宁,我若违众议,必定说我怜惜子侄,现我决定派昙朗去北齐为人质。不过北齐人不守信用,常伺隙而动,认为我朝虚弱,必当违背和约。如齐寇来犯,诸君应该背水一战。”高祖担心昙朗惧怕为人质,也许取东道出逃,他便亲自率步骑赴京口接昙朗,带他回京师,接着让他入北齐为人质。
北齐果然背约,再派萧轨等人随徐嗣徽渡江,高祖与之交战,大破之,俘获萧轨、东方老等人。北齐人要求割地和给马牛牲畜赎回昙朗,高祖没答应。等到萧轨等人被杀后,齐人也杀陈昙朗于晋阳,时年二十八岁。那时已与北齐断交,不知道昙朗已被害。高祖即位,还让昙朗袭封为南康郡王,继奉忠壮王之祀,礼数俸禄一概同皇子。天嘉二年(561),与北齐人和好,才知道陈昙朗已被害死。世祖诏曰:“追远慎终,先朝诏诰中多有所见。南康王陈昙朗,英明睿哲孝敬双亲,堪称国家之屏藩,到北齐为质,以解除国家之危难。国运昌盛了,君却未能返国,我常常想念,日夜不忘。北齐国使臣初到时,噩耗才传到,追思痛悼,在我是加倍地伤情,应该厚加追赐,以光大历朝惯例。可追赠为侍中、安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谥号愍。”接着派兼郎中令随出访使江德藻、刘师知接昙朗灵柩,三年陈书春返回京都。
相关阅读
1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2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3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4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5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6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