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冲字景绰,吴兴武康人。祖父沈宣,曾任新安太守。父亲沈怀文,曾任广陵太守。沈冲初为官任卫尉五官,调任扬州主簿。宋朝大明年间(457~464),沈怀文有文名,沈冲也涉猎文义。调任西阳王抚军法曹参军,不久举为秀才,还为抚军正佐,兼记室。及到怀文因罪被关押,沈冲兄弟求情,情状哀恳可怜,见到的人都怜悯他们。柳元景要救怀文,对帝说:“沈怀文三个儿子痛苦得目不忍睹,愿陛下从速判定他的罪责。”帝竟杀了他。元景为之叹息。沈冲兄弟因此知名。
泰始初年,沈冲因母亲年迈家里贫穷,向明帝上表求为永兴令。又调为巴陵王主簿,尚书殿中郎。元徽年间(473~476),他出任晋安王安西记室参军,不久任司徒主簿、山阴令,调为司徒录事参军。世祖为政江州,沈冲任征虏长史、寻阳太守,甚被重用。世祖还都,命沈冲管理府、州事。又调为领军长史。建元初年,调任骠骑谘议参军,领录事,未等到任,又调为黄门郎,继而为太子中庶子。世祖在东宫时,像旧时一样礼待他。及即位,调沈冲任御史中丞。侍中、冠军庐陵王萧子卿为政郢州,以沈冲为长史、辅国将军、江夏内史,行府、州事。后随府调任安西长史、南郡内史,管理荆州府事,将军如故。永明四年(486),被征为五兵尚书。
沈冲与其兄沈淡、沈渊名声好坏互异,世人称之为“腰鼓兄弟”。沈淡、沈渊都任过御史中丞,兄弟三人,都是司直,是晋、宋两朝都没有过的。中丞是考察裁夺的官职,被裁处的人多结下仇怨。沈渊永明中弹劾吴兴太守袁彖,建武年间(494~497),袁彖的堂弟袁昂做中丞,到任几天,就弹奏沈渊之子沈缋父亲在世就坐挂白幔的车子,免官禁锢。沈冲母亲孔氏在时,邻家失火,怀疑是有人放火,大喊道:“我三个儿子都作过御史中丞,岂能有人和他们友善!”
世祖正要提拔沈冲,沈冲西下到南州而亡故。终年五十一岁。皇上甚为惋惜。灵柩还京,诏书说:“沈冲丧柩到此,深为悲痛。因其亡在南蕃,更加悯悼。”皇上亲临沈冲葬礼,下诏说:“沈冲贞诚能干,作风正派,他的忠诚著于蕃朝,业绩彰明内外。不幸早逝,朕深为哀悼。”追赠太常,谥号“恭子”。
相关阅读
1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4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5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6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