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萧赜使刘缵至/芳之族兄也/擢芳兼主客/郎与缵相接/寻拜中书博士后/与邢产等俱为中书侍郎/俄而诏芳与产入授皇太子/经迁太子庶子/
B.会萧赜使刘缵至/芳之族兄也/擢芳兼主客郎/与缵相接/寻拜中书博士后/与邢产等俱为中书侍郎/俄而诏芳与产入授皇太子经/迁太子庶子/
C.会萧赜使刘缵至/芳之族兄也/擢芳兼主客郎/与缵相接/寻拜中书博士/后与邢产等俱为中书侍郎/俄而诏芳与产入授皇太子经/迁太子庶子/
D.会萧赜使刘缵至/芳之族兄也/擢芳兼主客//郎与缵相接/寻拜中书博士/后与邢产等俱为中书侍郎/俄而诏芳与产入授皇太子/经迁太子庶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如《((书))序》:“讨论坟典。”
B.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始设于晋武帝咸宁四年。
C.母忧:是母丧的婉辞。古代官员的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孝,一般为一年。
D.诏:基本字义是“告诉、告诫”“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文中是皇帝下达命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芳夙遭闵凶,身世坎坷。其父因参与刘义宣事件而死,他与母亲逃到青州,被赦后进入梁邹城;慕容白曜南征,梁邹投降,十六岁的他又北迁为平齐民。
B.刘芳勤奋好学,澹然自守。他生活困窘,但聪敏好学,白天替人抄书来养活自己,晚上彻夜苦读;虽然几天就把衣服穿破了,但淡泊自守,甚至著文自我安慰。
C.刘芳精通经义,博闻强记。在华林宴会上,王肃说古时只有妇人有笄,男子则没有,刘芳认为男子也有,并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令高祖和王肃为之叹服。
D.刘芳通晓经传,著述颇丰。他气节高尚,学识渊博,深受高祖器重和尊敬;他著作等身,撰写郑玄所注《周官仪礼音》、干宝所注《周官音》等多种作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肃之来奔也,高祖雅相器重,朝野属目,芳未及相见。(5分))
(2)太子向之在东宫,高祖欲为纳芳女,芳辞以年貌非宜。(5分))
答
10、C【解析】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结合表示官职的关键词“主客郎”“中书博士”以及词语间的语法关系等判断。原文标点如下:会萧赜使刘缵至,芳之族兄也,擢芳兼主客郎,与缵相接。寻拜中书博士。后与邢产等俱为中书侍郎。俄而诏芳与产入授皇太子经,迁太子庶子。
11、C【解析】“一年”错,应为“三年”。
12、B【解析】“虽然几天就把衣服穿破了”不正确,原文为“至有易衣并日之敝”。所谓“易衣并日”,是“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的简称,一件衣服几人共穿,谁外出就换上;一天的饭,分作两天吃,比喻非常穷困。
13(1)王肃来归附,高祖向来极其器重他,朝廷和民。间都关注他,刘芳还没来得及见他。
(2)太子元恂在东宫时,高祖想为他娶刘芳的女儿,刘芳因年龄容貌不适宜((以年龄容貌不适宜为借口))而推辞。
【参考译文】
刘芳,字伯文,是彭城人。父亲刘邕,任刘骏的兖州长史。刘邕参与刘义宣事件,死于彭城。刘芳随母亲逃到青州,遇大赦免罪。刘芳母子入居梁邹城。慕容白曜南征青州、齐州,梁邹投降,刘芳北迁编为平齐民,当时十六岁。刘芳虽处在穷困窘迫中,但学问品德坚守正道,聪敏过人,专心致志学习经典。白天替人抄书,挣钱养活自己,夜晚则读书,通宵不睡,甚至到了极其穷困的地步,但淡泊自守,撰写《穷通论》来自我安慰。恰逢萧賾使者刘缵到京,刘缵是刘芳的族兄,((于是))提拔刘芳兼任主客郎,与刘缵接谈往来。不久任命为中书博士,后与邢产等同任中书侍郎。不久诏令刘芳与邢产入宫教授皇太子经典,升太子庶子。跟随皇上到洛阳,在路途以及回京城途中,常陪侍皇上讲读书籍。刘芳才思深邃敏捷,特别精通经义,博闻强记,尤其擅长音韵训诂,辨析理义不留疑问。王肃来归附,高祖向来极其器重他,朝廷和民间都关注他,刘芳还没来得及见他。高祖在华林宴请群臣,王肃在交谈中说“古时只有妇人有笄,男子则没有”。刘芳说:“据《礼》经的正文,古时男女都有笄。”王肃说:“《丧服》中说男子免冠而妇人用麻束发,男子加冠而妇人笄发。据此,男子就不应有笄。”刘芳说:“这是专说丧事。《礼》中‘初遭丧事,男子除冠,此时妇人用麻束发;男子加冠,此时妇人笄发’是说都要据时变更,从而有男子加冠、妇人束发,冠与笄的不同。再者冠重要,因而略去笄不说。况且冠笄互相阐发、互相补足,不是讲男子不用笄。又《礼·内则》中‘儿子侍奉父母,鸡刚啼鸣,梳理发帛用笄插定。’以此而言,男子有笄是很明白的。”高祖赞叹了很长时间,王肃也认为刘芳的话正确。诏令因刘芳精通经学,越级升任国子祭酒。因为母丧离职。刘芳稳重文雅品行正直,气节很高尚,精通经典,高祖非常器重尊敬他,常常拜访他。太子元恂在东宫时,高祖想为他娶刘芳的女儿,刘芳因年龄容貌不适宜((以年龄容貌不适宜为借口))而推辞高祖感叹他谦恭谨慎。刘芳撰写郑玄所注《周官仪礼音》、干宝所注《周官音》等各一卷,《辨类》三卷,,《毛诗笺音义证》十卷,《礼记义证》十卷,《周官》《仪礼义证》各五卷。延昌二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诏令赏赐四百匹帛,追赠镇东将军、徐州刺史,谥号文贞。
相关阅读
1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
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
2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
3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
4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5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6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