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李符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多逊贬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父死/愿徙多逊处之/
B.卢多逊贬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普/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徙多逊处之/
C.卢多逊貶崖州也/符白普日/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徒多逊处之/
D.卢多逊贬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徙多逊处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幕府,本指将帅办公的地方。因将帅出征时住帐幕,故名。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B.丁内艰,即丁母忧,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旧时遭父丧称“丁外艰”。
C.刑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 掌管全国法律、刑狱、典章制度等。
D.郊祀,我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活动,因在都城之郊,故称郊祀。南郊祭天,北郊祭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符积极建言,奏对称旨。他担任京西南面转运事时,上奏一百多条、共四十八件便宜之事,皇帝命令写成法令,并赐给绯鱼;他还因奏对称旨升任起居郎。
B.李符调发粮草,圆满完成。荆湖转运使许仲宣随军讨伐南唐,皇帝诏令李符赴荆湖征调粮草,李符率领几千条船顺流而下。任务完成后,皇帝赐予他金紫。
C.李符出知广州,颇有善政。太平兴国初年,他任广州知州兼转运使,次年绘制海外各城及岭外的花木图各一种进献朝廷;任期内有善政,百姓为他立生祠。
D.李符遭帝憎恶,因事被贬。太宗任京兆尹时,李符通过宋琪推荐弭德超去事奉太宗;后李符被贬,弭德超多次为他鸣冤,因此触怒太宗,遂将李符贬到春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廷美在西洛非便,恐有他变,宜迁远郡,以绝人望。(5分)
(2)符无文学,有吏干,好希人主意以求进用,终以此败。(5 分)
答
10.D [解析]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结合关键词、句式特点及词语间搭配关系等判断。原文标点为:卢多逊贬崖州也,符白普日:“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徙多逊处之。”
11.C [解析] 典章制度归礼部掌管。
12.D [解析] “因此触怒太宗,遂将李符贬到春州”不正确,根据原文"帝忍其朋党,徙符岭表,普移符知春州”可知,太宗是将李符感到“岭表(岭外,即岭南地区)",后赵普调移李符到春州。
13. (1)赵廷美在西洛不合适,恐怕有其他变故,应该迁移到偏远州郡,以便断绝他的威望。("便”“变”“人望”各1分,句意2分)
(2)李符没有文才,有做官的才干,喜欢迎合皇上的昏意来求得提拔任用,终究因此败落。(“文学”“人、主”“希”各 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李符, 字德昌,是大名内黄人。后汉乾佑年间,郭从叉在京兆讨伐赵思增,征召李符到幕府,上表推荐他为京兆府户曹的属官。(李符)历任邓县主薄、保艾军节度推官。母亲去世,他服丧期满后,调任汝州防御判官,代理州事。右庶于杨恪推荐他为大理正。乾德年间,(李符)担任归州转运司制置。他回到朝延,由于京西各州的钱帛没有上缴,因此被挑选担任京西南面转运事。他上奏一百多条可便宜而行的事,总共四十八件事,皇帝命令写成法令,赐排鱼。他因为回答皇帝的提问符合旨意,开为起居郎。后来荆湖转运使许仲宣随军讨伐南唐,下诏李符赴荆湖调发粮草,李符率领数千艘船只顺流而下。事情完成,赐金紫。争符又建议凿通横江河用来疏通漕运,征发和州三县的壮丁作劳役。太租想到西京去,在南郊祭祀。李符上书陈述八大困难,皇帝没有听从。礼仪完毕后回到京城,李符改任比部员外郎、判刑部。太平兴国初年,李符改为驾部员外郎,转任祠部郎中,为广州知州兼转远使。太平兴国二年,李符绘制海外各城以及岭外的花木图各一种进献。在任期间有善政,百姓为他立生相。太平兴国五年,他被召入朝廷任右谏议大夫、判史部铨兼大理寺理。三司制使范旻犯罪,朝廷任命李符代替他。赏赐李符白金三千两。皇帝到大名,李符兼任行在三司。不久,李符因与属吏竞争政绩之最而获罩,被罢职守本官。太平兴国七年春,开封府尹秦王赵延美出守西京,让李符担任开封府知府。赵廷美事情败露,太宗明李符回家反省过錯。赵普命李符进言:“赵延美在西落不合适,恐怕有其他变故,应该迁移到偏远州郡,以便断绝他的威望。”子是有房陵之贬。越普恐怕泄露消息,以李符用刑不当,贬他为宁国军行军司马。点多逊贬通崖员时,李符对越量说:“珠崖虽然选在海中,然而水土很好。泰州植最近些,瘦气很奏,烈的人必定死麦,看望将点多没速放到这个地方。“赵普没有回答。此前。太宗为京兆尹时,李符通过宋琪推荐弭德超事奉太宗王府。李符被贬谪时,弭德超为枢密制使,多次声称李符冤屈。恰逢弭德超因事被贬谪,皇帝增恨他们结为朋党,迁李符到岭外,赵普调移李符为春州知州。(李符)到郡一年多去世,享年五十九岁。李符没有文才,有做官的才干,喜欢迎合皇上的旨意来求得提拔任用,终究因此败落。至道二年,南郊祭祀,追任为右谅议大夫。
相关阅读
1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列传十一》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 【查看全文】
2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列传第一后妃上》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母曹氏,慈圣光献后姊也,故后少鞠宫中。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仁宗谓慈圣,异日必以为配。既长,遂成昏濮邸。治平二年册为皇后。 后弟 【查看全文】
3 冯康国字元通,本名轓,遂宁府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冯康国字元通,本名轓(fan),遂宁府人。为太学生,负气节。建炎中,高宗次杭州,礼部侍郎张浚以御营参赞军事留平江。苗傅、刘正作乱,浚外倡帅诸将合兵致讨,念傅等居中,欲得辩 【查看全文】
4 宋史•孙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孙傅,字伯野,海州人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查看全文】
5 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以荫知盐山县。岁饥,谕富室出粟,平其直予民,不能籴者,给以糟籺,所活数万。 通判定州,都部署夏守恩贪滥不法,转运使使参按之,得其事,守恩谪死 【查看全文】
6 高琼,家世燕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高琼传》高琼,家世燕人。琼少勇鸷无赖,为盗。事败,将磔于市,暑雨创溃,伺守者稍怠,即掣钉而遁。事王审琦,太宗尹京邑,知其材勇,召置帐下。太宗尝侍宴禁中,甚醉,及退,太祖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