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邵晔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B.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C.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D.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华,邵哗的字。古人名与字在意义上形成关联,“哗”意思是光明灿烂,与日华相符。
B.岭表,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表,“外”的意思,指方位上的“北”,岭表就是岭北的意思。
C.三司,古代的官署制度,历代有所不同。宋代的“三司”是指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
D.封禅,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典礼;“封”“禅”分别为祭天、祭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邵晔志在科举,拒绝征聘委任。他幼年就爱好学习,以到官署做官为耻,凭借考中进士走上仕途,担任过邵阳主簿、大理评事、蓬州录事参军等一系列职务。
B.邵晔明察案情,深得皇帝嘉许。太子中舍杨全任蓬州知州时制造冤狱,邵晔洞察其情,劝他进行核实,后来真正盗贼落网,被枉者获释,宋太宗对此赞许。
C.邵晔安抚交址,谨慎处理边事。他出任交址安抚国信使时,恰逢交址内部发生事变,他将有关情况禀告皇上,皇上充乡放权,邵晔恰当地处理了交址事变。
D.邵晔上勤国务,亦能下忧民事。他任兖州知州,建议皇上封禅泰山,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广州知州,主持开凿内濠,使海外船舶靠岸时避免飓风之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全不听,引道丰等抵法,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4分)
(2)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4分)
14.邵晔因何事受到皇帝的处理?又是因为什么得到皇帝的宽恕?处理结果怎样?(3分)
答
10.C【解析】“假”为“借”的意思,与“官钱八十万”构成动宾关系,排除A项。“余”做“皆诏除之”的主语更合理,排除B项。“四图”做“上”的宾语,下句省略“四图”更合乎文言句式的省略特点,排除D项。原文标点为: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11.B【解析】表,指的是方位“南”,岭表是岭南的意思。
12.A【解析】“以到官署做官为耻”曲解文意,应为“以被官府征聘做官为耻”。
13.(1)杨全并不采纳,传讯张道丰等伏法,(他们)哀号呼喊不服判决,再次被关进牢狱查验案情。(“引”“抵法”“按验”各1分,句意1分)
(2)邵晔致信安南,晓以朝廷的声威盛德,使其迅速确定首领。(“贻书”“俾”“定位”各1分,句意1分)
14.邵晔因自己举荐的季随贪赃枉法而受到皇帝处理,(1分)他因为有不远千里出使的功绩,得到皇帝的宽恕,(1分)最终只被停止任职。(1分)
【参考译文】
邵晔字日华,他的祖先是京兆人。唐朝末年战乱,他的曾祖邵岳带领族人到荆南拜见高季兴,不被礼遇,于是到了湖南。邵晔年幼好学,耻于接受征聘委任。太平兴国八年,考取进士,走上仕途,被任命为邵阳主簿,后改任大理评事、蓬州录事参军。当时太子中舍杨全担任知州,其人性格粗鲁愚昧,州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陷为劫贼强盗,全部定为死罪,已经判罪定案,邵晔发现他们冤枉,于是不签署文书,禀告杨全应当核查事实。杨全并不采纳,传讯张道丰等伏法,(他们)哀号呼喊不服判决,再次被关进牢狱查验案情。不久捕获到真正的强盗,张道丰等人于是得以释放,杨全获罪削官为民。邵晔由外任调回朝廷,皇帝召见他问话,太宗对他说:“你能救活我的百姓,确实值得嘉奖。”赐钱五万,下诏书晓谕天下要以杨全之事为戒。景德年间,邵晔代理光禄卿,担任交趾安抚国信使。恰逢黎桓死,他的儿子龙钺继承父位,其兄龙全率兵抢劫仓库的财物后离去,其弟龙廷杀死龙钺后自立,龙廷兄明护率领扶兰寨兵攻打。邵晔驻扎岭南,将此事上奏,改任缘海安抚使,允准自主行事制定方略。邵晔致信安南,晓以朝廷的声威盛德,使其迅速确定首领。明护等人立即听命,奉龙廷主持军事。当初,皇帝诏令邵晔待事变结束后,就以原打算赐黎桓的礼物改赐新的首领。邵晔上言道:“怀柔安抚外夷,应当示以诚信,不如等龙廷贡奉后,另加封爵以宠幸恩赐他。”真宗对此极为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邵晔出使返回后,改任兵部员外郎,被赏赐金印紫绶。当初邵晔受命出使时,借得官钱八十万,用于购买私人拜会所用的物品,等到为安抚时,已偿还了其中的一半,余下的都下诏令加以免除。他曾经进献《宜州山川》等四图,颇为详细地述说了守备的要领。不久兼任三司三勾院之职,由于所举荐的季随贪赃枉法而获罪,邵晔被判削去一官,皇帝因其不远千里出使的功绩,只令他停任。大中祥符初年,邵晔被起用担任兖州知州,上表奏请东封泰山,皇帝以褒美嘉奖的诏书答复了他。等到派遣王钦若、赵安仁筹划封禅一事时,仍兼州事,就任命邵晔为京东转运使。封禅礼完毕,越级提拔任命为刑部郎中。大中祥符四年,改任右谏议大夫、广州知州。广州城濒临大海,每逢海外的船只到岸,常苦于飓风的袭击,邵晔开凿内濠使船只通过,飓风再不能损坏船只。不久因病去世,时年六十三岁。
冯康国字元通,本名轓(fan),遂宁府人。为太学生,负气节。建炎中,高宗次杭州,礼部侍郎张浚以御营参赞军事留平江。苗傅、刘正作乱,浚外倡帅诸将合兵致讨,念傅等居中,欲得辩 【查看全文】
2 宋史•孙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孙傅,字伯野,海州人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查看全文】
3 高琼,家世燕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高琼传》高琼,家世燕人。琼少勇鸷无赖,为盗。事败,将磔于市,暑雨创溃,伺守者稍怠,即掣钉而遁。事王审琦,太宗尹京邑,知其材勇,召置帐下。太宗尝侍宴禁中,甚醉,及退,太祖送 【查看全文】
4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列传十一》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 【查看全文】
5 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以荫知盐山县。岁饥,谕富室出粟,平其直予民,不能籴者,给以糟籺,所活数万。 通判定州,都部署夏守恩贪滥不法,转运使使参按之,得其事,守恩谪死 【查看全文】
6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列传第一后妃上》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母曹氏,慈圣光献后姊也,故后少鞠宫中。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仁宗谓慈圣,异日必以为配。既长,遂成昏濮邸。治平二年册为皇后。 后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