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张秉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览之曰╱若此╱则是先朝失刑矣╱遂除秉左谏议╱大夫连知颍╱襄二州╱徙凤翔府╱诉以母老贫窭╱诏给装钱╱未行╱改江陵╱
B.上览之曰╱若此╱则是先朝失刑矣╱遂除秉左谏议大夫╱连知颍╱襄二州╱徙凤翔府╱诉以母老贫窭╱诏给装钱╱未行╱改江陵╱
C.上览之曰╱若此╱则是先朝失刑矣╱遂除秉左谏议╱大夫连知颍╱襄二州╱徙凤翔府╱诉以母老╱贫窭诏给装钱╱未行╱改江陵╱
D.上览之曰╱若此╱则是先朝失刑矣╱遂除秉左谏议大夫╱连知颍╱襄二州╱徙凤翔府╱诉以母老╱贫窭诏给装钱╱未行╱改江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平兴国,年号,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文章“景德”“大中祥符”也是年号。
B.宋代进士分甲科、乙科,甲科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依次为状元、探花、榜眼。
C.嗣位,本义是指(经皇帝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本文指宋真宗继承君位。
D.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秉才华出众,很受君臣器重。他文思敏捷,擅长写文章,宋太宗喜欢他,选拔为进士甲科。宰相赵普也很器重他。
B.张秉很受皇帝信任。皇上亲临河上时,把刚调任澶州知州的张秉调到滑州任知州,皇上让他和侍从们一起侍奉吃饭。
C.张秉任职转迁频繁。他做过朝廷上的右司谏、判吏部铨、兵部郎中、礼部侍郎等,也任过郑州、河南府、并州、相州等地的地方官。
D.张秉声誉平平,有个性。他秉典藩府,无显赫誉,及再至太原,临事少断;公宴聚会,大多自带饭菜,穷到靠典当衣服作费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迁监察御史,深为宰相赵普所器,以弟之子妻之。
(2)虽久践中外,然无仪检,好谐戏,人不以宿素称之。
答
10.B
11.B
12.B
13.(1)升任监察御史,很受宰相赵普的器重,赵普将弟弟的女儿嫁给他。
(2)虽然在朝廷内外任职时间很长,可是不拘礼仪规矩,喜欢诙谐嬉戏,人们不把他看做资深长官。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左谏议大夫”是一个官职名称,中间不能断开,应在“大夫”后断开。排除AC。“诏给装钱未行”中间应断开,是两句话,前句“诏给装钱”的主语是皇上,后句“未行”的主语是张秉。排除 ACD 三项。
句意是:皇上看后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先朝肯定是刑罚不当了。”于是任命张秉为左谏议大夫,接连出任颍、襄二州知州。调任凤翔府,诉说母亲年老家里贫穷,诏令给置办行装的费用,还没有赴任,改任江陵。
故选B。
11.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一甲三名,依次为状元、探花、榜眼”错误,宋朝的科举考试开始分类“三甲”。即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一甲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等的称“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二甲、三甲各取若干名。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B项,“皇上亲临河上时,把刚调任澶州知州的张秉调到滑州任知州”错误,张秉由澶州知州调任滑州知州是皇帝还没有成行时,原文是“车驾将幸河上,又徙知滑州”。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迁”(提升官职)、“子”(古代儿女都称子)、“妻”(嫁给)各,句意。
(2)关键词:“中外”(朝廷内外)、“仪检”(礼仪规矩)、“宿素”(谓德高望重者,可意译为资深长官)各,句意。
参考译文:
张秉,字孟节,歙州新安人。他的父亲张谔,字昌言,南唐时任秘书丞、鄂州通判。宋朝军队南征,张谔和州里将领许昌裔共同商议归降的事项,宋太祖召见他,慰劳赏赐很丰厚,授任右赞善大夫。蜀地平定后,选张谔任阆州知州。太平兴国年间,任西川转运副使。之前,本地人很少熟习船运,征用峡江竟渡的人从事漕运的差役,翻船淹死的常常有十分之四五。张谔建议设置成棹军分别隶属管理,从此没有翻船的祸患了。张秉考中进士,他仪表丰满美丽,文思敏捷,擅长写文章,太宗喜欢他,提拔为进士甲科。初任官做了将作监丞、宣州通判。升任监察御史,很受宰相赵普的器重,赵普将弟弟的女儿嫁给他。恰好有人举荐他,任郑州知州。召回京城,在昭文馆当值,升任右司谏。恰逢任命赵昌言为制置茶盐使,张秉与薛映为副使。张秉入京担任右计司河南西道判官,很快又换任盐铁判官、度支员外郎、知制诰、判吏部铨、知审官院。真宗继位,张秉进升官职为兵部郎中、判昭文馆。当时让他起草分等级进用设官的制度,有“一时因小小的牵累,就被贬往偏远之地”的话,皇上看后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先朝肯定是刑罚不当了。”于是任命张秉为左谏议大夫,接连出任颍、襄二州知州。调任凤翔府,诉说母亲年老家里贫穷,诏令给置办行装的费用,还没有赴任,改任江陵。遭逢母丧,服丧期满起用,任河南知府。景德初年,调任河阳,换任澶州。皇上将要亲临河上,张秉又调任滑州知州。途径韦城,张秉在境上迎接,皇上让他和侍从们一起侍奉吃饭;派遣他与齐州马应昌、濮州张晟往来河上,统领民夫凿开冰凌,来防备契丹南渡。张秉被召回朝廷,转任礼部侍郎,加官枢密直学士,又任并州知州。将要赴任,恳求皇帝赐诗饯别皇上为他作五言诗赐给他。调往相州。大中祥符九年,又任举发督查在京刑狱的官职,暴病而亡。张秉在王府任职时,没有显赫的声誉,等到再到大原任职,遇事很少处理,常和宾客属下棋。虽然在朝廷内外任职时间很长,可是不拘礼仪规矩,喜欢诙谐嬉戏,人们不把他看做资深长官。喜好衣着,看重饮食器具的清洁,每次公宴及朋友家庭聚会,大多自带饭菜前往。家里很贫穷,常典当衣服作费用。
冯康国字元通,本名轓(fan),遂宁府人。为太学生,负气节。建炎中,高宗次杭州,礼部侍郎张浚以御营参赞军事留平江。苗傅、刘正作乱,浚外倡帅诸将合兵致讨,念傅等居中,欲得辩 【查看全文】
2 宋史•孙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孙傅,字伯野,海州人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查看全文】
3 高琼,家世燕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高琼传》高琼,家世燕人。琼少勇鸷无赖,为盗。事败,将磔于市,暑雨创溃,伺守者稍怠,即掣钉而遁。事王审琦,太宗尹京邑,知其材勇,召置帐下。太宗尝侍宴禁中,甚醉,及退,太祖送 【查看全文】
4 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以荫知盐山县。岁饥,谕富室出粟,平其直予民,不能籴者,给以糟籺,所活数万。 通判定州,都部署夏守恩贪滥不法,转运使使参按之,得其事,守恩谪死 【查看全文】
5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列传十一》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 【查看全文】
6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列传第一后妃上》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母曹氏,慈圣光献后姊也,故后少鞠宫中。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仁宗谓慈圣,异日必以为配。既长,遂成昏濮邸。治平二年册为皇后。 后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