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常,相州安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冯元常传》

发布时间: 2023-04-16
冯元常,相州安阳人,其先盖长乐信都著姓。曾祖子琮,北齐右仆射。叔祖慈明,有文辞,仕隋为内史舍人。奉诏讨李密,为密将所缚,身数创,密厚礼之,情谓曰:“东都危蹙,我欲率四方贤豪建功业,幸公同之。”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囚之俄为翟护所杀。武德初,赠吏部尚书,谥壮武。
元常举明经及第,调浚仪尉。高宗时,擢累监察御史、剑南道巡察使,兴利除害,蜀人顺赖。历尚书左丞。尝密谏帝中宫权重,宜少抑,帝虽置其计,而内然之。由是为武后所恶。元常在职脩举,识鉴澄远,帝委遇特厚。及不豫,诏平章百司奏事。武后擅朝,嵩阳令樊文进瑞石,后暴石朝堂示百官。元常奏石妄伪,不可以示群臣。后怒,出为陇州刺史。会天下岳牧集乾陵,后不欲元常得会,故道徙眉州刺史。剑南有光火盗,夜掠人,昼伏山谷。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面缚。贼平,转广州都督,诏便驿走官。安南酋领李嗣仙杀都护刘延祐,劫州县,诏元常讨之。率士卒航海,驰檄先示祸福,贼党多降,元常纵兵斩首恶而还。虽有功,犹以拂旨见怨,不录功。凡三徙,终不得至京师,卒为酷吏周兴所陷,追赴都,下狱死。
元常闺门雍睦,有礼法,虽小功丧不御私室。神龙中,旌其家,大署曰“忠臣之门“。天下高其节,凡名族皆愿通婚。
从弟元淑,及后时,历清漳、浚仪、始平三县令,右善去恶,人称为神明。与奴仆日一食,马日一秣,所至不挈妻子,斥奉余以给贫穷。或讥其近名,元淑曰:“吾性也,不为苦。”中宗降玺书劳勉,付状史官。元淑约洁过于元常,然刚直不及也。终祠部郎中。
(节选自《新唐书·冯元常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囚之/
B.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四之/
C.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囚之/
D.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囚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赠”表示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与“谥壮武”中的“谥”字含义相同。
B.“徙”表官职调动,与“转徙于江湖间”(《琵琶行》)中的“徙”字含义不相同。
C.“见”表示被动,与“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中的“见”字含义不相同。
D.“挈”表示携、带领,与“挈妇将雏鬓有丝”(《无题》)中的“挈”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冯元常出身望族,他的叔祖父冯慈明正直刚烈,面对李密的优厚待遇和诱惑,痛斥李密恩将仇报,最终被李密囚禁杀害。
B.冯元常为人正直,敢于进谏,但也因此触怒武后,最后又遭酷吏周兴构陷,奉诏回京领罪,终被下狱害死。
C.冯元常有勇有谋,多次立下功劳。在眉州时,冯元常施以恩德信义,不费一兵一卒便平定了剑南的山贼叛乱。
D.冯元常忠心为国,深得皇帝器重。高宗生病时,命百官奏事都先交与冯元常评处后再奏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密谏帝中宫权重,宜少抑,帝虽置其计,而内然之。(4分)
(2)神龙中,旌其家,大署曰“忠臣之门”,天下高其节。(4分)
14.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冯元常“有功而不录”的原因。(3分)


10.D(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挟玄感举兵,亡命至今,复图反噬,何耶?”密囚之。)
11.A(“赠”和“谥”不同,“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A(“最终被李密囚禁杀害”张冠李戴,杀害冯慈明的是翟让。)
13.(1)冯元常曾私下劝谏高宗说皇后武则天的权力过大,应该稍加抑制,高宗虽将他的提议搁置不用,心里却深表赞同。(关键词“密”“置”“然”各1分,句意1分。)
(2)神龙年间,(唐中宗下旨)赐匾表彰冯家,题上“忠臣之门”的大字,当时天下人都崇敬(赞赏)冯元常的气节。(关键词“旌”“署”“高”各1分,句意1分。)
14.①冯元常劝谏高宗抑制皇后武则天的权力,因而遭到武则天憎恨;②嵩阳县令樊文进献瑞石讨好武则天,冯元常上奏说石头是伪造的,触怒了武则天。(每点1分,答出两点给3分。)


参考译文
冯元常,是相州安阳人,他的祖先是长乐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有声望的族姓。曾祖冯子琮,是北齐尚书右仆射。叔祖父冯慈明,擅长文辞,在隋朝任内史舍人。冯慈明接受皇帝的命令讨伐李密,被李密的部将捉住,冯慈明身受多处创伤,李密用优厚的礼节对待他,诚心地对他说:“东都危急困迫,我想率领四方的俊贤豪杰建立功业,希望您能和我一起。”冯慈明说:“你们家事奉先帝,名列王室,却挟持杨玄感举兵,逃亡到今天,还企图恩将仇报,为什么呢?”李密将他囚禁起来。不久被翟让杀死。唐高祖武德初年,追赠吏部尚书,谥号为壮武。
(唐贞观年间)冯元常应试明经科及第,调任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县尉。唐高宗即位后,经多次提拔任监察御史、剑南道巡察使,兴利除害,蜀地百姓顺服依赖他。后来升为尚书左丞。冯元常曾私下劝谏高宗说皇后武则天的权力过大,应该稍加抑制,高宗虽将他的提议搁置不用,心里却深表赞同。(冯元常)因此被武则天憎恨。冯元常在职时事务处理及时、得当,见识超群,高宗十分信任和器重他。等到高宗晚年生病,命百官奏事都先交与冯元常评处后再奏闻。(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专擅朝政,嵩阳县令樊文进献了一块吉祥的石头,武则天命人将其摆放在朝堂上给百官观赏。冯元常上奏说石头是伪造的,不可以给百官观赏。武则天大怒,将他贬为陇州刺史。恰逢天下刺史聚会于干陵,武则天不想让冯元常参与祭拜,便半路改任其为眉州刺史。剑南有明火执仗的强盗,夜里抢掠百姓,白天藏在山谷。冯元常用恩惠和诚信告诫他们,要求他们悔过自新,贼人相继脱掉铠甲,反绑双手投降。贼人平定之后,又转任广州都督,武则天命令他从驿路赴任。安南的首领李嗣仙杀了都护刘延祐,劫掠附近州县,武则天下诏命令冯元常讨伐他。冯元常率领士卒渡海前去,发檄文先告诫他们祸福,贼人大多投降,冯元常率兵斩杀贼人的首领之后回军。冯元常虽然有功劳,还是因为违逆旨意触怒武则天被憎恨,功劳没有被登记。冯元常总共三次被调动官职,始终不能回到京城,最后又遭酷吏周兴构陷,追召他赶赴京城,关入狱中而死。
冯元常内室和睦,遵守礼法,即便是小功丧期间也不进内室。神龙年间,(唐中宗下旨)赐匾旌表冯家,匾上大字为“忠臣之门”。当时天下人对冯元常的气节都大为赞赏。凡名门望族皆愿与冯氏通婚。
冯元常的堂弟冯元淑,在武后时,历任清漳、浚仪、始平三县的县令,扬善惩恶,被当地百姓称为“神明”。冯元淑每天有一餐与奴仆们共食,亲自给马喂一顿草料,到任职的地方不携带妻子儿女,拿出多余的俸禄来周济穷人。有人嘲讽他太在乎名声(而让自己这么苦),冯元淑回答道:“我天性就是如此,并不觉得苦。”唐中宗下诏慰劳勉励他,又让史官把他的事迹记录下来。冯元淑为官简朴廉洁,超过了其兄冯元常,但是却不如冯元常刚毅忠直。官位终于祠部郎中。


相关阅读
1 袁滋,字德深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袁滋传》

袁滋,字德深。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结重之。建中初,黜陟使赵赞荐于朝。累辟张伯仪、何士干幕府。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刑部、大理核罪人,失其 【查看全文】

2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旧唐书》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长安人。年十三,嫔于太宗。隋大业中,常归宁于永兴里。 太宗即位,立为皇后,赠后父晟齐献公。太宗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 【查看全文】

3 韦云起,京兆万年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韦云起传》

韦云起,京兆万年人,尝奏事文帝前,帝曰:外事不便,可言之。时兵部侍郎柳述侍,云起即奏:述性豪侈未尝更事特缘主婿私握兵要议者谓陛下官不择贤此不便者帝顾述曰:云起言, 【查看全文】

4 李子通,东海丞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旧唐书·李子通列传》

李子通东海丞人也少贫贱以鱼猎为事居乡里见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无蓄积隋大业末,有贼帅左才相,自号博山公,子通归之,以武力为才相所重。有乡人陷于贼者,必全护之。 【查看全文】

5 徐敬业,少从勣征伐,有勇名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徐敬业传》

徐敬业,少从勣征伐,有勇名。历太仆少卿,袭英国公,为眉州刺史。嗣圣元年,贬柳州司马。会给事中唐之奇贬拓苍今,詹事府司直杜求仁贬黝令,长安主薄骆宾王贬临海丞,俱客扬 【查看全文】

6 武元衡进士登第,累辟使府阅读答案与翻译-《旧唐书·武元衡传》

元衡进士登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为华原县令。 时畿辅有镇军督将恃恩矜功者,多挠吏民。元衡苦之,乃称病去官。放情事外,沉浮宴咏者久之。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①员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