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曰:“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曰:“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谏大夫。(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B.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C.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D.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承袭原有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
B.草制,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国家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C.丁母忧,遭逢父母丧事。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一般三年,官员还需要辞官。
D.陪葬,古代指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种恩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薛元超好学,擅长写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让他参加修撰《晋书》;高宗即位以后,让他兼修国史。
B.薛元超受到人们的称颂。一是因为他擅长文辞;二是因为他喜欢引荐寒门才俊,曾经上表举荐过十几个人。
C.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书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
D.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他经常被召入宫中和诸王一同出席私人宴会;高宗到东都,让他留下辅佐太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
译文:
(2)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
译文:
【参考答案】
1.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断句题目,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时高宗幸温泉校猎”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A、C。“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B,选择D。
2.C 本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丁母忧”指遭遇母亲去世。
3.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时间错位。薛元超先是因为上奏朝廷给流放的李义府马匹乘坐,被贬为简州刺史;后因为与上官仪有文章交往,在上官仪被杀后流放到州。
4.(1)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得分点:“数”“嘉”“纳”各1分,大意2分)
(2)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沉默不语。(得分点:“闲”“庶务”“委”各1分,大意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参考译文】
薛元超是薛收的儿子。元超早年丧父,九岁袭爵汾阴男。长大以后,好学且善于作文章。太宗非常器重他,叫他娶巢剌王的女儿和静县主为妻,多次升迁授任太子舍人,参加修撰《晋书》。高宗即位,升任给事中,这年二十六岁。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不久转任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块大石头,当初薛道衡任内史侍郎,曾蹲坐在石头上草拟制书,薛元超每次见到此石,总是泫然流泪。
永徽五年,遭逢母亲去世解职。第二年,丧期未满就起用为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擅长文辞,又喜好推荐寒门才能卓越的人士,曾经上表举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多人,由此被当时的舆论赞美。后来因病离京任饶州刺史。三年,授为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因为获罪被发配流放到州,按照旧制,被流放的人不许乘马,薛元超上奏请求给他马骑,因此获罪贬任简州刺史。一年以后,西台侍郎上官仪服罪被处死,薛元超又因和他有文章往来关系密切,被发配流放到州。上元初年,遇赦回来,授予正谏大夫。三年,升任中书侍郎,不久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高宗驾幸温泉打猎,诸蕃酋长也都拿着弓箭跟从。薛元超以为既然不是同一族类,很叫人担心,上书直言极谏,高宗采纳了。
当时薛元超特别受到恩遇,时常被召入和诸王一同出席私人宴会。高宗又看重他文学政治的才能,曾对薛元超说:“长期有卿在中书省,就不依靠更多的人了。”永隆二年,授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临幸东都,太子在京师监国,就留薛元超随侍太子。高宗临行时对薛元超说:“朕留下卿,好像失去一只手臂。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沉默不语。”于是薛元超上表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多次上书劝谏太子,高宗知道了说好,派使者慰问,赐物一百段。弘道元年,薛元超因病要求退休,朝廷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准许退休。这一年冬天薛元超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薛元超有文集四十卷。儿子薛曜,也以文学闻名,圣历年间,修撰《三教珠英》,官做到正谏大夫。
相关阅读
1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旧唐书·崔造传》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少涉学,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皆侨居上元,好谈经济之略,尝以王佐自许,时人号为四夔。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引为宾僚,累至左司员外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 白居易传》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 【查看全文】
3 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浑瑊传》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善骑射。禄山反,从李光弼定河北,射贼骁将李立节,贯其左肩,死之。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安庆绪,胜之新乡,擢武锋军使。吐蕃盗塞深入,瑊会泾原节 【查看全文】
4 韩思复,字绍出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韩思复传》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伦,贞观中历左卫率,封长山县男。思复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故伦特爱之,尝曰:此儿必大吾宗。然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 【查看全文】
5 郭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郭子仪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①之日,但号泣自罪。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 【查看全文】
6 颜真卿,字清臣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颜真卿传》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四命为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