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珣瑜,字元伯,少孤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郑珣瑜传》

发布时间: 2019-02-10
郑珣瑜,字元伯,少孤,值天宝乱,退在耕陆浑山,以养母,不干州里。转运使刘晏奏补宋城尉,山南节度使张献诚表南郑丞,皆谢不应。大历中,以讽谏主文科高第,授大理评事,调阳翟丞,以拔萃为万年尉。崔祐甫为相,擢左补阙,出为泾原帅府判官。入拜侍御史、刑部员外郎,以母丧解。讫丧,迁吏部。贞元间,为河南尹。未入境,会德宗生日,尹当献马,吏欲前取印,白珣瑜视事,且内贽。珣瑜徐曰:“未到官而遽事献,礼欤?”不听。性严重少言,未尝以私托人,而人亦不敢谒以私。既至河南,清静惠下,践敛贲发以便民。方是时,韩全义将兵伐蔡,河南主馈运,珣瑜密储之阳翟,以给官军,百姓不知僦运劳。全义与监军别檄有所取,非诏约者,珣瑜辄挂壁不酬。至军罢,凡数百封。有谏者曰:“军须期会为急,公可不报?”珣瑜曰:“武士统戎,多恃以取求。苟以为罪,尹宜坐之,终不为万人产沴也。”复以吏部
侍郎召,进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顺宗立,即迁吏部尚书。王叔文起州吏为翰林学士、盐铁副使,内交奄人,攘挠政机。韦执谊为宰相,居外奉行。叔文一日至中书见执谊,直吏曰:“方宰相会食,百官无见者。”叔文恚,叱吏,吏走入白,执谊起,就阁与叔文语。珣瑜与杜佑,高郢辍饔以待。顷之,吏白:“二公同饭矣。”珣瑜喟曰:“吾可复居此乎!”命左右取马归,卧家不出七日,罢为吏部尚书。亦会有疾,数月卒,年六十八,赠尚书左仆射。太常博士徐复谥文献,兵部侍郎李巽言:“文者,经纬天地。用二谥,非《春秋》之正,请更议。”复谓:“二谥,周、汉以来有之。况珣瑜名臣,二谥不嫌。”诏从复议。
(选自《新唐书·郑珣瑜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
B. 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
C. 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
D. 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各部尚书的副职。
B.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 刑部,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由隋朝开始设置。
D. 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为秦始皇首创。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郑珣瑜刚正不阿。他被授予河南尹尚未上任,适逢唐德宗生日,按照惯例应进献贺礼,属吏向他汇报此事,他认为不合礼法,没有听从。
B. 郑珣瑜关心民生。任河南尹期间,他清静无为施惠于民,平抑物价方便百姓;主管粮饷运输,他密储粮草供给官军,使百姓免除运输之苦。
C. 郑珣瑜洁身自好。王叔文结交宦官,干扰朝政,宰相韦执谊对其纵容迎合,郑珣瑜愤而回家,躺了七天不出门,最终含愤去世。
D. 郑珣瑜坚持原则。韩全义和监军发了几百封公文索取超额的财物,他置之不理;有人劝他予以答复,但他还是毅然拒绝这些非分的要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孤,值天宝乱,退耕陆浑山,以养母,不干州里。(5分)
(2)叔文恚,叱吏,吏走入白,执谊起,就阁与叔文语。(5分)

10. B
11. D(“为秦始皇首创”不正确,应为汉武帝首创。)
12. C(“最终含愤去世”不正确。)
13. (1)郑珣瑜小时丧父,碰上天宝战乱,在陆浑山隐居耕种,用它来奉养母亲,不向州里求取什么。
(2)王叔文非常生气,呵叱属吏,属吏跑去报告,韦执谊起身,到朝堂上和王叔文交谈。

参考译文:
郑珣瑜,字元伯,郑珣瑜小时丧父,碰上天宝战乱,在陆浑山隐居耕种,用它来奉养母亲,不向州里求取什么。转运使刘晏上奏补授他宋城尉,山南节度使张献诚上表举荐他为南郑丞,他都辞谢不应诏。大历年间,郑珣瑜考中讽谏主文科优等,授任大理评事,调任阳翟丞,因书判拔萃任万年尉。崔祐甫担任宰相,提升他为左补阙,出任泾原帅府判官。入朝拜授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因为母亲去世离职。服丧期满,调任吏部。贞元间,担任河南尹。还未入境,适逢德宗生日,尹应进献马匹,属吏要前来取河南尹官印,告诉珣瑜就职治事,并且纳献礼物。郑珣瑜慢慢地说:“未到官任而急于进献,是否合乎礼法呢?”没有听从属吏的建议。郑珣瑜生性庄重寡言,未曾因私事请托别人,而别人也不敢以私事谒见他。到河南后,清静无为施惠于民,谷贱时买进,谷贵时平价售出,来方便百姓。正在这时,韩全义率兵讨伐蔡州,河南主管粮饷运输,郑珣瑜秘密在阳翟储蓄粮草,来保障官军的供给,百姓没有运输的劳苦。韩全义和监军另外发文索取财物,不是诏令中规定的,郑珣瑜便放在劳边不予答复,等到战事结束,共有数百封之多。有人规劝他说:“战事须以准时为急务,您怎能不答复呢?”郑珣瑜说:“武士统兵,多依仗势力来索取。如果因此被治罪,我河南尹宁愿获罪,最终也不能让百姓的财物受损。”朝廷再次以吏部恃郎召郑珣瑜,进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实任京兆尹,剥削下面以求向上进奉,郑珣瑜当面诘问说:“留在府中的缗钱布帛收入有固定的数目,剩余的应上交给度支。你如今进奉是出自什么名目呢?”李实原原本本地回答。李实正受皇帝宠幸,凭此而得到宽免。顺宗即位,郑珣瑜升任吏部尚书。王叔文由州吏起用为翰学士、盐铁副使,在内结交宦官,干扰朝政。韦执谊为宰相,在外奉行他们的政策。王叔文一天到中书省见韦执谊,值班属吏说:“宰相正在聚餐,百官不能求见。”王叔文生气,呵叱属吏,属吏跑去报告,韦执谊起身,到朝堂上和王叔文交谈。郑珣瑜与杜佑、高郢停止吃饭来等。过了一会儿,属吏报告说:“他们二位在一起吃饭了。”郑珣瑜叹息说:“我还能再居此位吗!”命令身边的人将马拉来回家,在家里躺了七天不出门,被免去宰相任吏部尚书。又逢上有病,数月后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常博士徐复给郑珣瑜的谥号叫文献,兵部侍郎李巽说:“文是经纬天地的意思。用两个字作谥号,不符合《春秋》的本义,请重新商议。”徐复说:“两个字谥号,周、汉以来都有这种情况。况且郑珣瑜是名臣,用两个字谥号没有疑问。”皇帝下诏听从徐复的建议。


相关阅读
1 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浑瑊传》

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善骑射。禄山反,从李光弼定河北,射贼骁将李立节,贯其左肩,死之。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安庆绪,胜之新乡,擢武锋军使。吐蕃盗塞深入,瑊会泾原节 【查看全文】

2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旧唐书·崔造传》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少涉学,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皆侨居上元,好谈经济之略,尝以王佐自许,时人号为四夔。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引为宾僚,累至左司员外 【查看全文】

3 韩思复,字绍出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韩思复传》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伦,贞观中历左卫率,封长山县男。思复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故伦特爱之,尝曰:此儿必大吾宗。然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 白居易传》

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 【查看全文】

5 颜真卿,字清臣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颜真卿传》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四命为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 【查看全文】

6 郭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郭子仪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①之日,但号泣自罪。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