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9-05-31
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人。父邕,当隋季,率里中数千人为本郡讨贼。定方骁悍有气决,年十 五,从父战,数先登陷阵。邕卒,代领其众,破剧贼张金称、杨公卿,追北数十里,自是贼不舍境,乡 党赖之。
贞观初,从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磧口,率彀马二百为前锋,乘雾行,去贼一里许,雾霁,见牙帐,驰杀数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惶窘各遁去,靖亦寻至,余党悉降。再迁左卫中郎将。与程名振讨高丽,破之。拜右屯卫将军、临清县公。
从葱山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贺鲁,至鹰娑川,贺鲁率二万骑来拒。定方始休士,见尘起,率精骑五百,逾岭驰捣贼营,贼众大溃,所弃铠仗、牛马藉藉山野不 可计。副总管王文度疾其功,矫制收军不深入。于是马癯卒劳,无斗志。定方说知节曰:“天子诏讨贼,今反自守,何功之立哉?且公为大将,而阃外之事不得专,顾副将乃得专之,理不其然!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不从。至怛笃城,有胡人降,文度猥曰:“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贾。”定方曰:“此乃自作贼耳,宁曰伐叛!”及分财,定方一不取。高宗知之,比知节等还,悉下吏,当死,贷为民。会都曼先镇诸胡,劫所部及疏勒、硃俱波、喝般陀三国复叛,诏定方还为安抚大使。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师进攻之,都曼计穷,遂面缚降。俘献于乾阳殿,有司请论如法。定方顿首请曰:“臣向谕陛下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帝曰:“朕为卿全信。”乃宥之。葱岭以西遂定。
(节选自《新唐书》卷 一百一十一)
【注灌:读“”,瘦弱。阃外: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阃”读" ” 堞:读“”, 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宥:读“  ”,宽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 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B.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 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C.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 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D.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 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牙帐,中国古代将帅所居营帐,也指边境少数民族自封的所谓“首都”。
B.公主,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帝女或者朝廷重臣的女儿的特定称谓。
C.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他们为有司。
D.陛下,原指朝廷大殿下的侍者,后指与帝王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烈骁勇彪悍,年少便成大器。他十五岁时,追随父亲讨贼,多次率先攻入敌阵;父亲去世后, 他接替父亲统帅部众破贼,威振乡里。
B.苏烈杀敌英勇,连续立下战功。他跟从李靖袭击突厥颉利时,趁着大雾骑马杀敌数十百人,使 敌或走或降;在讨伐高丽中再次立下新功。
C.苏烈轻财重义,一心为国立功。面对副总管王文度的嫉妒行径,他力劝程知节乘胜追击敌人为 国立功;等到分取财物时,他却一无所取。
D.苏烈心地善良,敢于为俘请命。在乾阳殿进献贼首俘虏都曼时,他磕头恳求皇上赦免自缚请降 的叛贼都曼的死罪,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定方说知节曰:“天子诏讨贼,今反自守,何功之立哉?”(5分)
文度猥曰:“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费。”(5分)

参考答案
A
B
B



苏烈,字定方,翼州武邑人。定方骁悍有气决,年十五,从父战,数先登陷阵。贞观初,从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率教马二百为前锋,乘雾行,去贼一里许,雾霁,见牙帐,驰杀数十百人,余党悉降。
从葱岭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贺鲁,至鹰娑川,定方始休士,见尘起,率精骑五百,逾岭驰捣贼营,贼众大溃。副总管王文度疾其功,谬谓知节琦:“贼虽走,军死伤者众。今当结辎重陈间,被甲而趋,贼来即战,是谓万全。”又矫制收军不深入。定方说知节曰: "天子诏讨贼,今反自守,付功之立哉?且公为大将,而阃外之事不得专,顾副将乃得专 之,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不从。至怛笃城,有胡人降,文度猥曰:“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定方曰:“此乃自作贼耳,宁曰伐叛!”及分财,定方一不取。 高宗知之,比知节等还,悉下吏,当死,贷为民。
摧定方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复征贺鲁。贺鲁率十姓兵十万拒战,轻定方兵少,舒左右 翼包之。趸方令步卒据高,攒槊外向,亲引劲骑阵北原,贼三突步阵,不能入,定方因其 乱击之,鏖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贼大奔。会大雪,吏请少休,定方曰:“虏恃雪,方 止舍,谓我不能进,若纵使远遁,则莫能擒。”遂勒兵进至双河,距贺鲁所百里,下令阵而行,薄金牙山。方贺鲁将畋,定方纵击,破其牙下数万人。
会思结阙俟斤都曼复叛,诏定方还为安抚大使。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蚤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计穷,遂面缚降。俘献于乾阳殿,有司请论如法。定方顿首请印: “臣向谕痤下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帝曰:“朕为卿全信。”乃宥之。葱岭以西遂定。
(节选自《新唐书 列传第三十六》)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雾霁,见牙帐 霁:初晴;此指雾气消散。
B. 比知节等还 比:等到
C. 舒左右翼包之 舒:张开
D. 薄金牙山 薄:逼迫
5. 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苏烈“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①从父战,数先登陷阵②见牙帐,驰杀数十百人③逾岭弛捣贼营,贼众大溃④及分财,定方一不取⑤若纵使远遁,则莫能擒⑥塵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烈作战勇敢。贞观初年,他跟随李靖攻打颉利,在距离敌人一里左右的地方开始借着雾气的掩护攻击敌人,杀死数十百人。
B. 苏烈坚持正义。在王文度的撺银下,程知节的军队杀了投降的胡人,并瓜分了其资财,苏烈对此进行了批评。
C. 苏烈颇有计谋。追击贺鲁时,官吏劝说苏烈稍事休息,但他认为如果让他们远逃, 就不能再擒获了,坚持追击。
D. 苏烈信守诺言。苏烈曾答应都曼免其死罪,就向皇帝请求饶他性命,皇帝为了保全苏烈的信义,就宽恕了都曼。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公为大将,而阃外之事不得专,顾副将乃得专之,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
(2)定方顿首请曰:“臣向谕陛下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
【答案】4. D 5. C 6. D
7. (1)况且您是大将,统兵在外的事不能自己决断,却要看副将的脸色才能处理,为什么不囚禁王文度等待天子的命令呢?
(2)苏定方磕头请求说:“臣先前理解陛下的意思,答应免他死罪,希望给他一条命。”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将解释带入原文中,依据上下文推断含义,题中D选项中, “薄”应该解释为“逼近“。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题中就是练习语境,推测实词含义。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题干要求找出“全都能体现苏烈‘英勇善战’”,本题用筛选法。④是说苏烈坚持正义,不取不义之财⑤是说苏烈有远见,“宜将剩勇追穷寇”,答案为B项。
6.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D项,“借着雾气”错。
7.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专”、“顾”“胡”;(2) “谕”、“许”、“愿”。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参考译文:
苏烈,字定方,是冀州武邑人。苏定方骁勇彪悍很有胆气,十五岁时,追随父亲作战,多次率先攻入敌阵。贞观初年,随从李靖在碛口袭击突厥颉利(可汗),率领二百名持弓弩的士兵做先锋,乘雾行进,距离贼兵大约一里,浓雾消散,看见突厥可汗以象牙装饰的营帐,骑马杀死数十百人。
跟随葱岭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讨贺鲁,到达鹰娑川,苏定方刚让士兵休息,看到尘土扬起,他率领五百精锐骑兵,越过山岭骑马直捣敌营。副总管王文度妒忌他的功劳,谎报程知节说:“贼众虽然逃跑了,但官军死伤也很多。现在应当将辎重安置在军营中间,士兵披甲追击敌人,贼来就迎战,这是万全之策。”又假传诏命收回军队不许深入。苏定方劝解程知节说:“天子下诏讨贼,现在反而自守,如何能立功呢?况且您是大将,统兵在外的事不能自己决断,却要看副将的脸色才能处理,为什么不囚禁王文度等待天子的命令呢?”程知节没有听从。到达怛笃城,有胡人投降,王文度胡说:“我军返回了,他们才投降,而且是贼人,不如杀了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苏定方说:“这就是自己做贼了,怎能叫讨伐叛贼呢?”等分财物时,苏定方一无所取。高宗得知此事,等程知节等人返回,(把那些分财的人)都交法官审讯,应当判定死刑,宽恕他们为百姓。
提拔苏定方担任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度征讨贺鲁。贺鲁率十姓兵马十万迎战,他轻视苏定方的兵马少,张开左右翼包围了苏定方。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高处,用密集的长矛对着外面,亲自率领精劲骑兵在背面原野上列阵。贼军三次冲击步兵阵地,不能攻入,苏定方乘他们混乱时进攻,激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贼众奔逃。适逢天降大雪,部将请稍事休息,苏定方说:“虏人依仗降雪,才停下住宿,认为我军不能前进,如果放纵而让他们远逃,那就不能擒获了。”于是率领军队到双河,距离贺鲁驻地百里处,下令结阵而行,逼近金牙山。当时贺鲁将要打猎,苏定方纵兵追击,打败他属下几万人。
时逢思结阙俟斤都曼再度反叛,下诏苏定方返回任安抚大使。苏定方挑选一万精兵、三千骑兵袭击,一昼夜疾驰三百里,到达贼营。都曼没有办法,便将自己捆起来投降。在乾阳殿献俘,有关官员请依法论处。苏定方磕头请求说:“臣先前理解陛下的意思,答应免他死罪,希望给他一条命。”皇帝说:“朕为卿保全信义。”于是就赦免了都曼。葱岭以西从此平定。


相关阅读
1 韩思复,字绍出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韩思复传》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伦,贞观中历左卫率,封长山县男。思复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故伦特爱之,尝曰:此儿必大吾宗。然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 【查看全文】

2 颜真卿,字清臣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颜真卿传》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四命为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 白居易传》

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 【查看全文】

4 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唐书·浑瑊传》

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善骑射。禄山反,从李光弼定河北,射贼骁将李立节,贯其左肩,死之。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安庆绪,胜之新乡,擢武锋军使。吐蕃盗塞深入,瑊会泾原节 【查看全文】

5 郭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郭子仪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①之日,但号泣自罪。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 【查看全文】

6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旧唐书·崔造传》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少涉学,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皆侨居上元,好谈经济之略,尝以王佐自许,时人号为四夔。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引为宾僚,累至左司员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