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阅读答案-纳兰性德,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

发布时间: 2020-11-13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飘蓬①只逐惊飙②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③,茂陵④风雨秋。
寂寥行殿锁⑤,梵呗⑥琉璃火⑦。塞雁与宫鸦⑧,山深日易斜。

【注释】
①飘蓬:飘飞的蓬草。 比喻人事的飘泊无定。
②惊飙:狂风。此句谓人事无定,在光阴中随风四散,漂泊不定。
③认河流:辨流向以定方位。
④茂陵:指明十三陵之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诗文中用指前朝帝王陵墓。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
⑤寂寥句:李商隐《旧顿》诗:“犹锁平时旧行殿,尽无宫户有宫鸦。”行殿:行宫。皇帝出行在外时所居住之宫室。唐李昂《戚夫人楚舞歌》:“风花菡萏落辕门,云雨徘徊入行殿。”
⑥ 梵呗 :佛家语。谓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经师论》:“原夫梵呗之起,亦肇自陈思。”陈思,曹植。琉璃火,即琉璃灯,寺庙中点燃之玻璃制作的油灯。
⑦琉璃火:即琉璃灯,寺庙中点燃之玻璃制作的油灯。
⑧塞雁:大雁远渡,随季节而在江南、塞北之间往返。宫鸦:栖息在宫苑中的乌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二句“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表面写飘蓬不定,随风乱舞,实则暗示出世界的命运如飘蓬一般不定,人生亦然。
B.词人虽感茫然孤独,但意志并不消沉,“立马认河流”辨明方向,气概豪迈。
C.词的下阕运用白描手法,将行殿、梵呗、琉璃火以及塞雁和宫鸦勾画出一幅简明的画面,使苍凉之感跃然纸上。
D.词的末一句“山深日易斜”呈现出一份无理之趣,“山深”与“日斜”之间本无因果关系,词人却能于悖谬处见真理,发人深省。
15.词的上阕最后一句“茂陵风雨秋”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B 从“立马认河流”的下一句“茂陵风雨秋”可以看出,词人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反而沧桑伤感之意浓郁,所以说“辨明方向,气概豪迈”的说法欠妥。
15.①点明时间和地点,作为上阕的收尾。(2分)②用茂陵、秋天、风雨意象传达出更深的含意。以明宪宗之茂陵代指明十三陵,也让人联想到西汉最盛者汉武帝的茂陵。这个千古一帝,最终也只不过是一剖黄土。由此怀古,生发出今昔之感、兴亡之叹、黍离之悲。(4分)


【参考译文】
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锁住了行宫大门,也将旧时的热闹与繁华锁在了时空深处。只有那些盘旋在宫殿上空的大雁和乌鸦,还像以前那样不停地聒噪着,似乎还想在这深山日暮的断瓦残垣里,找寻到旧日的荣华记忆。天寿山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残阳的余晖斜洒在空寂的山林深处。我策马,远行。不敢再回首苍茫夜色。人事如飘蓬,风吹浪卷。多少繁华流过,回眸处满眼荒芜。


相关阅读
1 清平乐·风鬟雨鬓翻译赏析_清平乐·风鬟雨鬓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

《清平乐风鬟雨鬓》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 【查看全文】

2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原文_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翻译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作者是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 【查看全文】

3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翻译赏析_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 【查看全文】

4 浣溪沙·庚申除夜翻译赏析_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

《浣溪沙庚申除夜》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注 【查看全文】

5 赤枣子·风淅淅翻译赏析_赤枣子·风淅淅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

《赤枣子风淅淅》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前言】 《赤枣子风淅淅》是中国清代著名 【查看全文】

6 古诗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翻译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