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前言】
《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词人在上阕写的是眼前所见之景,意境凄凉,是词人伤春心境的真实写照。下阕伤春之情溢于言表。
【注释】
①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②雨余:雨后。
③“黄昏”二句:出自宋范成大《八场坪闻猿》:“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双泪阁。”阁:含着。
④消得:禁受得。
⑤三月情:此处或谓暮春之伤情,或别有隐情,所指未详。
【翻译】
为了留住将逝的春天憔悴不已,黄昏,雨来催归黄昏的时候,深巷中卖着的樱桃,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含着眼泪,独自看着那落花飘飘。忽闻一声清脆莺啼自东风中传来,思绪又触摸到三月所留在心底的那一枚温暖的印记。
【鉴赏】
这是一首伤春伤怀之作。
该词上阕,词人描写眼前所见之景,意境凄凉。通过对面前的景物如雨后的樱桃、东风中的莺啼等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与深情。词首句起势不凡,为全篇定下了留春不住而辗转憔悴的情感基调。起首二句营造了一种与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相类似的氛围和心境:同样的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
下阕,词人由怜惜转为伤怀。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是倒装句。词人实在不忍香到春天的花瓣都飘零凋落了,夕阳黄昏之中,他只得泪眼盈盈。而就在这时候,他听见一声黄莺的啼叫顺着东风飘忽而至,唤起了词人对二月阳春的深情。末句, “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消得”本来是经受得住,这里谓无法经受,因为这一声莺啼。唤出了“东风三月情”:此处“三月情”应指惜春之情,但此词似含有一段隐情,表面上是欲留春住,其实是想留人,想留而不能留,或才是诗人的心痛处。
全词表达了词人伤春感怀之情,该词延续了词人一贯的悲愁之风,这种不事雕琢的凄凉愁苦之情最能触动人心。
相关阅读
1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翻译赏析_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 【查看全文】
2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阅读答案与赏析-纳兰性德蝶恋花散花楼送客 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 【查看全文】
3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原文_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翻译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作者是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 【查看全文】
4 古诗生查子·鞭影落春堤翻译赏析_生查子·鞭影落春堤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 【查看全文】
5 少年游阅读答案-纳兰性德,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纳兰性德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②,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注】①康 【查看全文】
6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翻译赏析_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原文_作者纳兰性德《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