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3.这首诗歌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是( )
A.首联破题,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
B.颔联“高树月初白”,切上联“日暮”;“微风酒半醒”,与上联“余思”呼应。
C.颈联作者闲坐数着流萤,在落叶中独自穿行,心中适悦。
D.尾联写景,渔歌悠长,远处水面上飘动着灯火。
15.请结合全诗,简析画线句中“数”字的表达效果。
答
13.五言律诗
14.C项,“心中适悦”错误。当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余思”萦绕,难以去怀。颈联写诗人举止。“独行穿落叶”,踽踽独行之状如见。“闲坐数流萤”,独坐无聊,只得借数流萤以遣闷,其失意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见。
15.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
【注释】
①溪亭:临溪水的亭子。张祜《题上饶亭》:“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②汀:水边平地,小洲。屈原《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
【翻译】
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必是渔歌放处。
《溪亭》是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的作品。全诗八句四十字,写作者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孤独、徘徊的情绪,传神地描绘出诗作者苦闷无聊的心境。
相关阅读
1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阅读答案
寄左省杜拾遗①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②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杜甫 窈窕清禁闼④,罢朝归不 【查看全文】
2 六丑·正朱华照海翻译赏析_六丑·正朱华照海原文_作者陈洵《六丑正朱华照海》作者为宋朝诗人陈洵。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朱华照海,带碧瓦参差楼阁。故台更高,无风花自落,一梦非昨。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青山客路鸪啼恶 【查看全文】
3 韦应物《闻雁》赵嘏《寒塘》阅读答案与解析闻雁 韦应物【注】 故园渺何在?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注】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 【查看全文】
4 《出门》阅读答案与解析-陆次云,回首望家山,渐远山渐低出门 (清)陆次云 回首望家山,渐远山渐低。 倾听岸傍语,乡音已渐移。 放舟入大河,烟水无端倪①。 偶逢相识人,遥呼心依依。 无如②交行舟,倏忽已远离。 【注】①端倪:边际 【查看全文】
5 常建《落第长安》章孝标《归燕词辞工部侍郎》阅读答案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归燕词辞工部侍郎① 章孝标 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 连云大厦无栖处,更望谁家门 【查看全文】
6 渔家傲·本是潇湘一钓客阅读答案-圆禅师渔家傲 [宋]圆禅师 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只把孤舟为屋宅,无宽窄,幕天席地人难测。 顷闻四海停戈革,金门懒去投书册。时向滩头歌月白,真高格,浮名浮利谁拘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