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上元有怀》阅读答案与翻译-张抡

发布时间: 2020-12-24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①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②。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注]①奉宸:侍奉皇上。②蓬壶阆苑:神仙所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曾侍瑶池……蓬壶阆苑”几句中,“瑶池” 、“玉殿”、“蓬壶” 、“阆苑”等意象均喻指宫苑仙境般的豪华和气派。
B.上阕“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三句通过对烛光、音乐的描写,极写作者去年元宵之夜侍奉皇上游赏的胜景。
C.下阕“今宵谁念泣孤臣”极言自己失势无援之苦,后面用“长安”代指帝都,从而表达了难遇知音、怀念故土的沉痛之情。
D.下阕末尾两句“数点寒灯,几声归雁”以景结情,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表现出梦破后的凄凉冷寂,催人泪下。
2、这首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1、C  “知音难遇”并不是本词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谁念”二字,极哀婉凄楚,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土的沉痛之情。没有“难遇知音“的感慨。
2、刻画了一位漂泊、孤独、满怀深沉故国之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抚今追昔,上阕浓艳,追忆往日宫中元宵节的热闹繁盛的景象,无限怀念;下阕凄婉,转入对眼前人世及自身的慨叹,语含悲酸。

【翻译】
宫前双阙高耸云间,宫中重重楼阁弥漫着微微的春寒。去年上元之夜,我侍奉皇上游玩,曾陪同后妃们参与豪华盛宴。玉殿的珠帘全都卷起,众宫女如仙女一般,簇拥着皇上漫步在仙境般的宫廷林园。五彩祥云笼罩之中,千万灯烛辉映之间,云天之上充盈着乐声。
年华的流逝,好像快马驰过缝隙前;星移斗转,严霜再降,好像只是一眨眼问。今夜又是上元夜,有谁还会把我这个孤臣同情惦念?回头遥望,故都汴京是如此遥远。难道是我还没有把尘缘割断?空自悲伤,那超脱尘世的美梦如此暂短!我满怀深深的哀怨,望着那凄清的灯光,耳听到几声凄厉的归雁。


相关阅读
1 六丑·正朱华照海翻译赏析_六丑·正朱华照海原文_作者陈洵

《六丑正朱华照海》作者为宋朝诗人陈洵。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朱华照海,带碧瓦参差楼阁。故台更高,无风花自落,一梦非昨。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青山客路鸪啼恶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闻雁》赵嘏《寒塘》阅读答案与解析

闻雁 韦应物【注】 故园渺何在?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注】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 【查看全文】

3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阅读答案

寄左省杜拾遗①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②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杜甫 窈窕清禁闼④,罢朝归不 【查看全文】

4 常建《落第长安》章孝标《归燕词辞工部侍郎》阅读答案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归燕词辞工部侍郎① 章孝标 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 连云大厦无栖处,更望谁家门 【查看全文】

5 《出门》阅读答案与解析-陆次云,回首望家山,渐远山渐低

出门 (清)陆次云 回首望家山,渐远山渐低。 倾听岸傍语,乡音已渐移。 放舟入大河,烟水无端倪①。 偶逢相识人,遥呼心依依。 无如②交行舟,倏忽已远离。 【注】①端倪:边际 【查看全文】

6 渔家傲·本是潇湘一钓客阅读答案-圆禅师

渔家傲 [宋]圆禅师 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只把孤舟为屋宅,无宽窄,幕天席地人难测。 顷闻四海停戈革,金门懒去投书册。时向滩头歌月白,真高格,浮名浮利谁拘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