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翁灵舒冬日书事阅读答案-徐照

发布时间: 2021-01-14
和翁灵舒①冬日书事
宋·徐照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迟思闰月,枫远误春花。
贫喜苗新长,吟怜鬓已华。
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
(注)①翁灵舒:翁卷,字灵舒。与徐照同为“永嘉四灵”之一。
1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冰”“寒”二字点出时令,照应诗题中的“冬日”二字,“自煮茶”带出“事”来,叙写自己在寒冷的冬天,凿冰取水,煮茶品茗。
B.次联写冬日所见所思,已经是腊月,自然使人想到梅花,可是梅花还没有开放,原来今年是闰腊月,冬天特别长,远处有枫树及早放的春花。
C.冬日漫长,年关将近,诗人双鬓花白,感叹岁月流逝,愁思无穷。这一切,使他产生了想要搬家的念头,以免眼前景致触动内心的忧愁。
D.四时代序,流光转移,诗人有感于心,往往借吟咏来寄托怀抱,徐照这首冬日书事诗,虽然是和诗,但自抒真情,精心锤炼,词巧意新。
14.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13.B.B项,“远处有枫树及早放的春花”错误,没有早放的春花。远处的枫树,还残留着红叶,在冬天的萧瑟灰暗的背景中,被误认为早放的春花。故选B。
14.(1)运用动作描写,如“敲”“煮”写诗人自己在寒冷的冬天,敲冰取水,煮茶品茗。窗外天寒地冻,诗人煮茶品茗,表现抒情主人公儒雅高洁的形象。
(2)运用对比(或衬托)的手法,“贫喜苗新长”与“吟怜鬓已华”的对比,刻画出抒情主人公生活贫困、韶华不再的形象。
(3)通过心理描写,由冬天的漫长,年关将近,自己又双鬓花白,这一切,使他产生了逃离农村的意思,导出了尾联想要搬家,免得再见到这一幕幕景色,触动忧愁。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的形象。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意思是:我在石缝间敲开坚冰汲取泉水,冒着寒冷烹煮着香茶。用“敲”“煮”两个动作叙写自己在寒冷的冬天,凿冰取水,煮茶品茗。
“贫喜苗新长,吟怜鬓已华”意思是:生活贫寒,见了新苗自然地产生了欣喜;吟着诗句,感叹双鬓已都是白发。新苗生长,自己年老,两相对比,刻画出抒情主人公生活贫困、韶华不再的形象。“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意思是:我想到城中去寻间小屋,在这岁暮搬去住下。一个“欲”字写出了作者的心理,寒冬漫漫,年关将至,年华老去,看着乡村景色,引发我无限愁绪,诗人不由想要搬家,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的形象。


相关阅读
1 念奴娇·江山信美翻译赏析_念奴娇·江山信美原文_作者白朴

《念奴娇江山信美》作者为元朝诗人白朴。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 【查看全文】

2 古诗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翻译赏析_作者张说

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 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方外怀司马,江东忆步兵。 问君栖泊处,空岭夜猿惊。 【查看全文】

3 《黑林》阅读答案-吴兆骞

黑林 吴兆骞 黑林天险削难平,唐将曾传此驻兵。 形胜万年雄北极,勋名异代想东征。 废营秋郁风云气,大碛霄闻剑戟声。 历历山川攻战地,只今旌甲偃边城。 【注】黑林,黑松林, 【查看全文】

4 《榆河晓发·朝晖开众山》阅读答案与解析-谢榛

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①,空惭旅鬓斑。 注:弃繻者: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 【查看全文】

5 齐人有好猎者原文_齐人有好猎者翻译赏析

文言文《齐人有好猎者》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 【查看全文】

6 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

十五从军征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