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阅读答案-(魏晋)左思

发布时间: 2021-06-14
咏史·其二
(魏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①左思:出身卑微,博学能文。②金张:指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两大家族。他们的子孙凭借祖上功业,七代为大官。③冯公:汉文帝时任官,至汉武帝时还只做一个官卑职小的中郎署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头两句以比兴起笔,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为下文汹涌澎湃的情感宣泄张本。
B.“咏史”是咏叹古人古事以抒怀的一种旧题。本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紧密融合,以达到言己志。
C.本诗结构严密,“地势”两句是过渡句,由自然景物的描写到社会现象感怀,衔接自然,借物抒情,揭露封建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普遍性。
D.“冯公岂不伟”借“冯公”之典,抒发了出身寒微的贤才被埋没的愤懑不平,同样的典故与情感,与王勃笔下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异曲同工之妙。
16.这首诗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


15.C“‘地势’两句是过渡句,由自然到社会”理解错误,诗句“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的大意是说:“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 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作者用“松”和“苗”来比喻因“地势”不同而带来的不平等状况,由自然到社会再到个人。
16.①全诗先以“涧底松”对比“山上苗”,后以“世胄”(世家庸碌子弟)对比“英俊”(屈沉下僚的寒门才俊),再以“金张”(世代显赫的金张子弟)对比“冯唐”(壮志难酬、白首浩叹的冯唐),引贤才以自况。②对比鲜明,层意环环相扣,紧合上层意象,突出的表现了诗人豪迈而又深沉,悲壮而又无畏的精神,主题深刻。


相关阅读
1 古诗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翻译赏析_作者张说

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 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方外怀司马,江东忆步兵。 问君栖泊处,空岭夜猿惊。 【查看全文】

2 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

十五从军征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 【查看全文】

3 念奴娇·江山信美翻译赏析_念奴娇·江山信美原文_作者白朴

《念奴娇江山信美》作者为元朝诗人白朴。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 【查看全文】

4 《榆河晓发·朝晖开众山》阅读答案与解析-谢榛

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①,空惭旅鬓斑。 注:弃繻者: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 【查看全文】

5 《黑林》阅读答案-吴兆骞

黑林 吴兆骞 黑林天险削难平,唐将曾传此驻兵。 形胜万年雄北极,勋名异代想东征。 废营秋郁风云气,大碛霄闻剑戟声。 历历山川攻战地,只今旌甲偃边城。 【注】黑林,黑松林, 【查看全文】

6 齐人有好猎者原文_齐人有好猎者翻译赏析

文言文《齐人有好猎者》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