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1、论诗:选自《瓯(ōu)北集》卷二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论诗》五首,都是七言绝句。本篇是第二首,传诵最广。
2、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此处指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3、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才人,有才华的人。
4、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如今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名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赏析一
《论诗》为清代学者赵翼的组诗名,这组诗为七言绝句,借议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一些观点。是诗人为批驳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诗必称古”“厚古薄今”的观点而创作的。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诗人,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第一、二句诗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沿袭守旧。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相关阅读
1 水仙子·瓦匠阅读答案-陈铎,东家壁土恰涂交,西舍厅堂初瓦了
水仙子瓦匠 陈铎 东家壁土恰涂交①,西舍厅堂初瓦了,南邻屋宇重修造。弄泥浆直到老,数十年用尽勤劳。金张第游麇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手镘②坚牢。 [注]①恰涂交:才涂好。 【查看全文】
2 浣溪沙·燕外青楼已禁烟翻译赏析_浣溪沙·燕外青楼已禁烟原文_作者舒亶《浣溪沙燕外青楼已禁烟》作者为宋朝诗人舒亶。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外青楼已禁烟。小寒犹自薄胜绵。画桥红日下秋千。 惟有樽前芳意在,应须沈醉倒花前。绿窗还是五更天。 【查看全文】
3 冬除夜书情翻译赏析_冬除夜书情原文_作者卢延让《冬除夜书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延让。其古诗全文如下: 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查看全文】
4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阅读答案-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秋日赴阙①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 【查看全文】
5 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翻译赏析_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原文_作者贯休《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作者为唐朝诗人贯休。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查看全文】
6 《送僧往湖南》《送濬上人》阅读答案甲诗 送僧往湖南 刘商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乙诗 送濬上人 刘商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 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