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志诗·飞鸟遗迹翻译赏析_述志诗·飞鸟遗迹原文_作者仲长统

  《述志诗·飞鸟遗迹》作者为南北朝诗人仲长统。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腾蛇弃鳞,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辔,聘风无足。
  垂露成帏,张霄成幄。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恒星艳珠,朝霞润玉。六合之内,至心所欲。
  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前言】
  《述志诗》是由东汉仲长统创作的诗歌。诗中体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一种绝望的愤激,及对人生的热爱和生命价值的珍惜。在艺术上,《述志诗》是完美的四言诗,气势雄伟,富于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从语言到形象充满瑰丽雄壮的阳刚之美与痛快淋漓的风格。
  【注释】
  (1)腾蛇:是一种会架雾的蛇,是一种仙兽,一名“螣蛇”,也叫飞蛇。《山海经·中山经》:“﹝ 柴桑之山 ﹞多白蛇、飞蛇。” 郭璞注:“即螣蛇,乘雾而飞者。” 《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尔雅·释鱼》:“螣,螣蛇”。郭璞注:“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
  (2)至人: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庄子·逍遥游》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达士:心胸豁达的人。《吕氏春秋·知分》:“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
  (4)拔俗:超脱凡俗,不庸俗。
  (5)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6)帏、幄:帐幕。
  (7)霄:云霄。
  (8)沆瀣:夜间的水汽,露水。《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9)遗:舍弃。《论语·泰伯》:故旧不遗。
  (10)局促:形容受束缚而不得舒展。
  【翻译】
  无。
  【赏析】
  《述志诗》两首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宣言。
  在《述志诗》第一首中,诗人先用自然界中的四种灵异现象对比:飞鸟逝去,会在地上留下足迹;蝉从幼蛹变化出来,遗弃外壳;腾蛇死去,去下它的鳞皮;神龙最后丧失它的犄角,不再是龙。诗人由此展开他对人生哲学意义的思考:物尚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应有变化的神异本领。他认为修养极高的“志士达人”能变化,能超群拔俗。其特异之处是:乘云不必用辔头,驾风飞行不必用脚。以天上的赤气作他的帷幄账幕,以夜半雾气作为饮食,太阳作为蜡烛,恒星作为明亮的珠子,朝霞当作温润的美玉。上下四方之内可以随心所欲来往,这是多么自由自在?人世间各种纷扰之事完全不用放在心上,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限制在狭小的世俗局促范围内?
  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个人价值的一种全新角度的思考,他立图摆脱污浊尘世的束缚,在理想的天国中遨游,以此来对抗、傲视黑暗的现实。近两千年来,儒家思想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极大,把丰富多彩的个性与幻想消融于对制度的驯顺服从中,传统的、一种模式的单相思维也牢牢地禁锢着国人的头脑。仲长统的这种异端思想在上述的两个方面都大胆地提出独特的见解。如同电光石火般划过黑、寂的夜空,十分珍贵。
  当然,诗人的思想,从根本上讲还是道家的“出世”思想,“出世”本身就是对污浊黑暗的现实人生的一种批判、否定、不满和对抗。


相关阅读
1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2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3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4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5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6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