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我生不辰翻译赏析_沁园春·我生不辰原文_作者刘氏

  《沁园春·我生不辰》作者为宋朝诗人刘氏。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越人北向燕支,回首望、雁峰天一涯。奈翠鬟云软,笠儿怎带?柳腰春细,马性难骑。缺月疏桐,淡烟衰草,对此如何不泪垂。君知否?我生于何处,死亦魂归。
  【赏析】
  开头“我生不辰”三句,以直抒胸臆的手法,直陈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说我生的不是时候,逢到了各种灾难、忧患,更何况于乱离之世。“我生不辰”引《诗经·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厚)怒”的原句,“逢此百罹”引《诗经·王风·免爰》“我生之后,逢此百罹”的原句,由此可见词人诗学源远。“百罹”,多种忧患。“奈恶因缘到”以下七句,是具体叙述自己的不幸:亡国丧夫,被敌擒掠,迫为人妾;父母、公婆、兄弟、姊妹均流落他乡,不知所往。这平实无华的词语,如泣如诉为读者画出了一幅流亡图。“奈”为一字领,统领以下七句。“心中事”三句,直抒当时情怀,盼望写一封家书寄给亲人,然而亲人已“流落不知东与西”,这家信纵然写成,又能付给谁呢?这朴实之语,勾画了“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十五从军征》)的凄凉境界。“伊”语助词,如“惟”也,见《诗经·小雅·正月》“伊谁云憎”。
  下阕主要写日后的遭遇与思乡爱国之情。“越人北向燕支”三句,说自己被掠北方,而且想象将要发往遥远的燕支山下,那时回首南望,家乡的燕峰就在“天一涯”了。“越人”词人自指,“越”是浙江的代称。“燕支”即甘肃的燕支山,又称马支山。此处泛指胡地。“奈翠鬟云软”四句,以“奈”字统领,仍是想象日后生活。奈何自己是个梳云鬟、风摆柳似的宋朝弱女子,怎么能向剽悍的胡人那样骑飞马、戴笠帽过放牧生活呢?“翠鬟云软”指女子美发。“柳腰春细”即春柳细腰,形容女子腰细如柳,弱不禁风。这四句是扇面对,即两句对两句。富有一种音律整齐的美感。“缺月疏桐”三句,是借凄凉荒芜之景来抒伤痛之情。“缺月疏桐”用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词意,极力渲染凄清寂静的境界。“淡烟衰草”描绘眼前一片荒芜景象,从而托出亡国丧家之悲。结句“君知否?我生于何处,死亦魂归”采用一问一答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魂归故乡的耿耿忠心。“君”是泛指。
  本词特色之一,是引《诗经》、苏词成句活脱自如,并与朴实无华的口语糅于一体,形成了亦俗亦雅的独特风格。特色之二,是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熔为一炉。“缺月疏桐,淡烟衰草”的景物描写起了以景托情的作用;“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的叙述,勾出了一幅“流亡图”;“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的议论,深刻地揭示了时代的灾难;“对此如何不泪垂?我生何处,死亦魂归”的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家国之悲,感人肺腑。


相关阅读
1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2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3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4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5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6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