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德佑乙亥》作者为宋朝诗人褚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前言】
《百字令·德佑乙亥》是南宋德祐时太学生褚生所作的一首词,词的基调较为哀婉动人,令人心中自然升腾起一种对奸臣贾似道之流的切齿之恨,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情。
【注释】
百字令:是一种词牌,又叫《念奴娇》、《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
【翻译】
无。
【赏析】
上阕写杭州西湖景色。“半堤花雨”起句,扣住西湖。游人绕堤游览,堤上春花凋残、落地如雨:“对芳辰”三月暮春。这样的西湖景观,写得既概括,又形象。“消遣无奈情绪”,“无奈”,空虚廖落、无可奈何。愁绪满腹,赏景排遣,谁知所对芳辰,竟是春意阑珊,反而加重了内心的愁绪。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下面数句写触目所见,其中浸透了这种对景难排的惜春、伤春之情。
“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春色虽尚堪描画,但如锦如簇的春花已尘落矣。好景不长,大势已去。“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杜鹃哀啼,呼唤归去。黄莺收起歌喉,春光寥寂;惟有紫燕呢喃,尚作留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红红的芍药花在栏干边盛开,仍在装点着春色,灼人的红色,却点缀在“万紫千红”已“尘土”的背景之上,使人寂寞,甚至有点惨然!“韶华留此孤主”情景双绘,它既是西湖景色的聚焦点,又是情感流露的突破口。对着“绕栏芍药”,词人心中的凄凉幽怨之情喷发而出,使人顿起惜春、伤春之情。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总揽上阙、引出下阙。“真个”表明恼恨已极。东风过了,春意阑珊,令人可恨。细分析词人恨之所在,不是自然界的节序更替,而是人事的沧桑变化。“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直陈其事,南宋君臣的宴安享乐如过眼云烟,顷刻磨灭,而军情紧急,北兵将至。
“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面对大好河山,而亡国之祸将临,此景此情,令人怎不神伤。字字凄咽,语语沉痛!联系“无奈情绪”其政治内涵,更一目了然了。“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此景写情,曲笔直书,表达极为含蓄。回到春景,“犹自”两字,用笔拙重,如王安石诗中表意。“隔江犹唱后庭花”。杨柳袅娜,如在东风中舒腰曼舞,它何曾懂得世人忧国伤时的苦痛呢!
这是一首暮春游湖,即景抒怀之作。但诗中表达的意蕴已大大超越了赏景的本身。在国破家亡之际,诗中心中所想的不是花枝柳色,而是国家兴亡。词中的暮春之景,恰如将亡的偏安南宋王朝。清朝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中评论此词说:“宋德佑太学生《百字令》。《祝英台近》两篇,字字譬喻,然不得谓之比也。此词太浅露、未合风之旨。”这篇评论非作者本意,是陈氏未揣透之。
相关阅读
1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3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4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5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6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