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寂寞秋千两绣旗翻译赏析_鹧鸪天·寂寞秋千两绣旗原文_作者李元膺

  《鹧鸪天·寂寞秋千两绣旗》作者为宋朝诗人李元膺。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寞秋千两绣旗。日长花影转阶迟。燕惊午梦周遮语,蝶困春游落拓飞。
  思往事,入颦眉。柳梢阴重又当时。薄情风絮难拘束,飞过东墙不肯归。
  【赏析】
  首句“寂寞”两字已点醒了主旨。通篇就围绕着“寂寞”,进行一层深似一层的刻意抒写。秋干冷落,绣旗依依,写女主人公心情黯然,无意于玩乐;日映花影,移转阶台,写她时光难熬、凄凉难耐;燕惊午梦,呢喃絮语,写院落幽静,无人往来;蝶困春游,翻飞无力,写她意态慵懒,百无聊赖。四句写出四个层次:冷、孤、静、懒,由外而内,由物而心,这样,由浅到深地突出了“寂寞”的基调,使人领略到刻板单调的闺中生活给女主人公带来的精神压抑和无尽烦恼。
  如果说作品上阕是就空间物态的描写,侧面烘托人物的孤寂情境,那么,在下阕,作品则从时间追述上,更深一层地揭示其悲愁之沉重。“思往事”一句,领起了这一转折,“入颦眉”一句便引入了由“思”而来的悲慨。“柳梢阴重又当时”,说明起句悲慨的往事曾发生在已往那同样春意正浓的“柳梢阴重”之地。在这里,作者却不暇细述当时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如此短章中,也不容详言之——这里有意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白。然而,作者绝意堵塞你不着边际的乱猜,导你再次进入他规定的意境。这从结句“薄情”二字可以悟出。所谓薄情,这里写的是随风飘浮的柳絮。这柳絮向来是轻薄无情的惯用比喻物。柳絮的飘浮无定,难以拘束,正如负情者游荡不羁;而柳絮之“飞过东墙不肯归”,亦同样象负情者远走而不返。所以,主人公之埋怨柳絮,正是在嗔怪某一个负情人。那么,当时在柳阴处发生的事,当必是与女主人公有过一番感情瓜葛的某人。那或许是一次幽会密约,甚至是有过许诺或者情誓的,否则就不会给女主人公带来如此悲愁与失望,以至被她视为薄情。理解了后半阕的丰富内涵,通篇所突出的“寂寞”主旨便带上了特定的社会性色彩,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也只有从这里入手,才能认识,尽管作品描写的是一位贵族妇女伤春伤别的寂寞情怀,但它反映的却是封建社会丧失人身自由、任人摆布的广大妇女的可悲命运。


相关阅读
1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2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3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4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5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6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