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杭州故宫·紫云楼阁燕流霞翻译赏析_过杭州故宫·紫云楼阁燕流霞原文_作者谢翶

  《过杭州故宫·紫云楼阁燕流霞》作者为宋朝诗人谢翶。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云楼阁燕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
  残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前言】
  《过杭州故宫二首》是宋末诗人谢翱的组诗作品。这是凭吊南宋故宫之作。第二首诗以当年红尘最胜地的一代皇宫与当下成为代表诸法皆空的佛寺相对照,写尽一代兴亡的感慨,也写尽了人事盛衰的悲凉。
  【注释】
  ⑹紫云:旧说象征样瑞的云气。楼阁:泛指杭州故宫。燕:同“宴”。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泛指美酒。宋刘过《沁园春·送王玉良》词:“看飞凫仙子,张帆直上,周郎赤壁,鹦鹉汀洲。”
  ⑺佛子家:佛寺。佛子,受佛戒者,佛门弟子。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⑻雾散:喻消失净尽。晋陆云《盛德颂》:“三秦席卷,项籍灰分,逋虏雾散,遗寇云彻。”
  ⑼万年枝:即冬青树。袈裟(jiāshā):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竺僧度·答杨苕华书》:“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波若,虽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声,晔晔之色,不与易也。”
  【翻译】
  当年紫云楼阁的筵席上摆满流霞美酒,昔日的华丽宫殿如今已经变为佛寺,为番僧所住。夕阳西下,花光雾散,山下那些被称为万年枝的冬青树上,挂满了僧人的袈裟。
  【赏析】
  第二首诗,作者以当年红尘最胜地的一代皇宫与当下成为代表诸法皆空的佛寺相对照,写尽一代兴亡的感慨,也写尽了人事盛衰的悲凉,二十八字直是一篇《红楼梦》。
  或云末句有所指,即南宋遗老冒死拾取龙骨事件。据载,南宋灭亡后,杨琏真伽在绍兴一带发掘南宋八位皇帝及诸皇后陵墓,盗取殉葬财宝,并以遗骨建镇南塔。他们把在会稽的徽钦二帝以下的历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把剩骨残骸抛弃在草莽中,惨状目不忍睹,但无人敢去收拾。南宋遗老林景熙、谢翱、唐珏等扮作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拾取骨骸。林景熙收得残骨两函,托言佛经,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并写了《冬青花》诗以纪念。这首诗提到冬青树,又提到袈裟,与此事难说没有关系。
  这两首诗是谢翱借山水和废殿抒发故国之思的名篇。诗中选用路过杭州故宫所见的富有象征性的意象“落花”“归燕”“朝元阁”“紫云阁”“万年枝”来表现南宋灭亡后临安残败惨淡景象。昔日有桓桓武士秉钺持戟而守卫的宫阍,如今一片死寂;曾经是千官鹄立、花迎剑佩的地方,如今只见台荒殿冷,落花满地。元军进入杭州后,昔日的华丽宫殿变为佛寺,为番僧所住;紫云楼上的筵席终于结束,夕阳西下,花光雾散,被称为万年枝的冬青树上挂满了僧人的袈裟。通过这寥寥数语的景物描写,仿佛看到诗人吞声潜行、凄凉徘徊的身影,感受到他那浓重的感伤情绪,寄寓了诗人的沉痛怨恨。


相关阅读
1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3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4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5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6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