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关斋诗翻译赏析_八关斋诗原文_作者沈约

  《八关斋诗》作者为南北朝诗人沈约。其古诗全文如下:
  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
  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
  从容暇想逸,采药登崇阜。
  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
  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
  解带长陵陂,婆娑清川右。
  冷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
  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
  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
  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
  【前言】
  《八关斋诗》是东晋著名僧人支遁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描写了诗人参加八关斋事之后的感悟。全诗将佛理与山水相结合,通过对山水的刻画,来表现出佛家玄理。
  【注释】
  ①八关斋:一种佛教修行方式,即通过斋戒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著华鬘璎珞,不习歌舞伎乐。
  ②靖一:专心一意。
  ③愔愔:安静祥和的样子。初九:《易·乾》:“初九,潜龙勿用。”原是比喻圣人处在下位,隐而未显,这里用“初九”代指《周易》。
  ④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茂密的竹林广袤一片,微风穿过窗缝,吹进房间。
  ⑤从容暇想逸,采药登崇阜:在悠闲的心境中神思飞扬,为采药去攀登高山。
  ⑥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沿着崎岖山道登上高高的峰顶,看到下面广阔的大地一片萧条。
  ⑦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极目远眺,很喜爱葱荣的松柏,为秋天水边柳树行将凋零而感叹。
  ⑧解带长陵陂,婆娑清川右:在高高的坡上解带,放松身心;在清清的河边漫步,悠然自得。
  ⑨冷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清冷的山风吹来,消解了心中的烦闷,在泉水中洗手,感到一阵寒意。
  ⑩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在空阔的大自然中,感到神清气爽,就像在春天的原野上徜徉一样,使人沉醉。
  【赏析】
  公元343年(晋康帝元年)十月二十二日,支遁邀约扬州刺史何充以及其他有关人士共二十四人,集于吴县土山墓下,为八关斋事。斋戒自二十三日清晨始,至次日黎明终。支遁写有《八关斋诗》三首,对这次斋事作了不同方面的描写。该诗是第三首,写众人离去后,作者的心理感受。
  作者从蓬庐静志写起,中间重点写景,表现了对自然山水的感受,而这细致的摹画,又是为表达他所体悟的佛理服务的。晋宋之际,玄风大盛,作家们往往通过对山水的刻画,来表现玄理,由此刺激了山水诗的形成,这已是为文学史所公认的事实。支遁这首诗,从思想上来说,其“咏‘初九’”的行为显然带有玄风,是那一特定时代释、玄相融的产物;而从文学上来说,则是较早地把佛理与山水结合在一起,对后来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沈增植在《海日楼题跋》卷一《八代诗选跋》中说:“‘老庄告退,山水方滋’,此亦目一时承流接响之士耳。支公模山范水,固已华妙绝伦;谢公卒章,多托玄思。风流祖述,正自一家。挹其铿谐,则皆平原之雅奏也。”又在《与金潜庐太守论诗书》中说:“康乐总山水庄老之大成,开其先支道林。”对支遁做出了较高的评价,联系文学史发展的实际,这一评价是如实的。


相关阅读
1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2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3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4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5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6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