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翻译赏析_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原文_作者柳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作者为唐朝诗人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忆元龙。
  【前言】
  公元811年(唐元和六年),时任衡州刺史的著名政治家、诗人吕温去世,年仅40岁。吕温和柳宗元是同乡,他的继母出于柳氏,因此和柳宗元还是中表亲。吕温少年有为,有济世之志向才华。柳宗元对他的抱负、才能、学问、文章都极推崇。
  【注释】
  ⑴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二十八是兄弟之间的排行。吕衡州:即吕温,生前为衡州刺史,故称吕衡州。李、元二侍郎:指李景俭和元稹,当时同被贬在江陵。
  ⑵天柱峰:衡山群峰之一。
  ⑶青简:竹简,古时曾用竹片书写文章和典籍。
  ⑷景钟:大钟,有些古钟上刻有铭文,记载当时的某些大事和人物的功绩。
  ⑸悬磬:室内空虚,只有梁椽,如同古代用作乐器的磬石只有一个人字形架子一样,古人常用以形容家中一无所有。
  ⑹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后来泛指墓地。堂封:指坟墓,《礼记·檀弓》:“吾见封之若堂者也。”意思是把坟墓筑成高高的方形,像堂一样。
  ⑺荆州人物论: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东汉末,荆州牧刘表曾与刘备、许汜谈论天下人物,刘备极力推从陈登,时陈登已死。
  ⑻元龙:陈登的字。他曾任广陵太守,帮助曹操消灭吕布。
  【翻译】
  南岳衡山倒塌了天柱峰,闻噩耗士人相逢悲泪涌。可惜吕公只有文章传后人,不能显身手建功业名刻景钟。一身清贫在身后陋室空空,魂寄异乡坟茔如青崖高耸。遥想诸君相聚论当世英豪,多少回长叹息失却了吕公。
  【鉴赏】
  公元811年(唐元和六年),时任衡州刺史的著名政治家、诗人吕温去世,年仅40岁。吕温和柳宗元是同乡,他的继母出于柳氏,因此和柳宗元还是中表亲。吕温少年有为,有济世之志向才华。柳宗元对他的抱负、才能、学问、文章都极推崇,他在《祭吕衡州温文》中说:“宗元幼虽好学,晚未闻道,洎乎获友君子,乃知适于中庸,削去邪杂,显陈真正,而为道不谬。”吕温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被贬为道州刺史,两年后又转衡州刺史。衡、道两州都与永州紧邻,时柳宗元在永州贬所,自然与吕温交往较多。柳宗元失去了这样的挚友和同志,悲痛万分,为了追悼他,称赞他,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和刘禹锡的悼诗,故称“同刘二十八”。首句将吕温之死比作南岳天柱峰崩摧,突出吕温的享誉之高、影响之大。鲜明的意象,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魄。“士林憔悴泣相逢”则直接写众人的悲痛,以“憔悴”二字写其形容,以“泣”写众人相逢时的情景。柳宗元在《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中说:“君之卒,二州之人哭者数月。”“余居永州,在二州中间,其哀声交于南北,舟船之上下,必呱呱然,盖尝闻于古而睹于今也。”这些情景,柳宗元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铭之于心,记之于文。可见吕温之死在当时影响之广。一个封建时代的地方官吏,能如此深受人民爱戴,实属难得。
  诗的颔联,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柳宗元在《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中写道:“君之文章,宜端于百世,今其存者,非君之极言也,独其词耳;君之理行,宜极于天下,今其闻者非君之尽力也,独其迹耳。”在柳宗元看来,吕温的文章足以流传后世,吕温的政绩足以功盖当朝,但吕温还远远没有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这个时代,没有让他大显身手建立功名。这既是对吕温的高度赞扬,也是慨叹吕温的生不逢时,同时还暗含对自身遭遇的感喟。
  颈联写吕温死后的清贫与凄凉。自古清廉为好官,好官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民谋利,造福于民。柳宗元写吕温死后清贫,只留下空空如也的一间陋室,其实也是称赞他的为官清廉,品德高尚。可是像吕温这样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好官,生前屡遭贬谪,死后也只能魂寄他乡。虽然当地人民出于对他的敬仰与爱戴,认真地为他修筑了坟墓,但死后不能归葬故里,仍不免让人萌生凄凉之感。
  尾联直接抒写对吕温的怀念与叹惋。汉末刘表、刘备、许汜等人评论当世英雄豪杰,曾赞扬广陵太守陈登。陈登是胸怀“扶世济民”之志,颇有豪气与才华的人,但不幸中年夭折。这里诗人想象李、元二人在江陵谈论当世英豪时,也会怀念和推崇吕温,为之谈到深夜,如同当年刘备等人谈论天下英雄时推崇陈登一样。诗的结句以吕温比陈登,表现对吕温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暗示当时时局暗弱,正需要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能人。吕温的不幸去世,不能不令柳宗元和他的友人扼腕叹息、悲痛万分。
  柳宗元的这首悼诗,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和卓越才华,表达了诗人的巨大悲痛和对吕温的深切哀悼,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诗深沉悲凉,笔力千钧,正如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所云:“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斤。


相关阅读
1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3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4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5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6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