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戏马台作翻译赏析_登戏马台作原文_作者储光羲

  《登戏马台作》作者为唐朝诗人储光羲。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英雄踊跃争趋走。
  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征甲卒碻磝口。
  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
  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
  居人满目市朝变,霸业犹存齐楚甸。
  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
  沧海沉沉晨雾开,彭城烈烈秋风来。
  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台。
  【前言】
  《登戏马台作》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一篇登高怀古之作。全诗共十六句一百一十五字,诗人登临戏马台,歌颂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功绩,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注释】
  ⑴戏马台——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城南。相传项羽曾在这里戏马,故名。
  ⑵宋公——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他在公元42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曾被封为宋公;仗——持;钺——大斧;诛燕——指晋于公元410年(义熙六年)灭南燕,擒杀南燕主慕容超。
  ⑶小会衣冠——《宋书·孔季恭传》:“(季恭)辞事东归,高祖(刘裕)饯之戏马台,百僚咸赋诗以述其美。”;吕梁壑——水名,在徐州市东南;甲卒——指军队;碻磝(qīao áo)——古津渡,域名。故地在今山东荘平西南古黄河南岸,城在津东。
  ⑷树元勋——立首功;茱萸——一种有香气的植物。古代风俗,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配茱萸,登高饮花酒,可以避灾。
  ⑸齐楚甸——古地名,属东楚。今在徐州附近。
  ⑹泗水——水名;桐柏川:即淮水;沂山——又名东泰山,在今山东临朐南九十里;琅琊县——在今山东诸城东南一百五十里。
  ⑺沧海——指黄海;彭城——今江苏徐州。烈烈——猛盛的样子。
  【赏析】
  诗从刘裕称帝前夺城拔塞落笔,写他平灭南燕以后,名望大振,天下英雄豪杰都踊跃追随他,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小会”二句,承次句的英雄趋走,先例举文臣孔季恭,再例举建威将军向弥,写出追随刘裕的英雄都人尽其才,功成名就,同时表现刘裕知人善用、爱将如子的方面。“天开”两句,承上启下,以“树元勋”总概刘裕的讨伐之功,以“飨六军”引出他宴请群僚于戏马台的情景,照应诗题。接之以“泛泛楼船游极浦”写场面之盛大,以“摇摇歌吹动浮云”写气氛之热闹,生动而具体地描绘出游宴戏马台的兴盛场面,把“九日”句进一步引向深入。“居人满目市朝变,霸业犹存齐楚甸”,语气一折,从对昔日的缅怀转为对现实的赞颂。写虽然时过境迁,人事变化,但刘裕霸业犹在,影响犹在,自伤的意绪已初现笔端。以下四句,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勾勒戏马台四周的山川形势,这是诗人立于台上眺望所见,暗合题中“登”字。“少年”两句,点明登台的原因,表达内心感受,语意显露。
  这首诗以戏马台为起兴,从人事及景色两方面扩展开去,追溯历史,缅怀前贤,描写山川形胜,最终又归结到自己。放得洒脱,收得自然,融史实与感慨、古人与今人于一体。


相关阅读
1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3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4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5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6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