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西斋书事》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司马光。其古诗全文如下: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前言】
《夏日西斋书事》是司马光辞官后居洛阳时所作。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开到一半的石榴花鲜艳欲滴,与浓绿的叶子相得益彰,风雨欲来,苍翠的槐树影子更为深沉,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里,处处苍苔,上面布满飞鸟栖息时指爪留下的痕迹。从而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十说:“温公此诗,写闲居幽寂之意,然于尘埃之表,于此可以见公之于物澹然而无所泊也。”
【注释】
[1]榴花:石榴花
[2]斋:书房
【赏析】
诗作并非描绘夏日幽静清美,而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怀之诗。
司马光为何辞官,熟知宋史的人一定了解,在熙宁变法中,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严重分歧,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退居洛阳,这还是比较温和的表述,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很多,王安石对反对派的打击力度的极其严酷的,作为变法反对派的中坚力量,与苏东坡等人一贬再贬的际遇相比,司马光辞官并不是最坏的结果。然而,司马光家世代为宦,司马光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 20岁中进士及第,可谓功名早成。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五十出头,对于司马光来说,正当壮年,家学渊源,才学渊博,为政沉稳而富有经验,辞官实出于无奈,事非得以。当然,北宋都在开封,离洛阳并不远。虽辞官在家,但他心里是不是就能完全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与追求呢?他是不是就能不顾社稷的振兴与安危呢?显然,他做不到!王安石的变法实际上没有遏止北宋的经济滑坡。司马光辞官在家,心情孤独,且忧心忡忡,怎么可能有幽静清美的心境。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描写的应该是农历五月仲夏的场景。榴花未全开,那是一种开而不全的状态,是一种欲放还收的状态。五月榴花似火,在浓密的榴叶的衬托下格外耀眼,未开全的榴花是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状态;五月的槐树绿荫正浓,摄人心魄,吸足了水分的槐树叶,给人一种黑压压的氛围。“槐影沉沉”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写心,所以作者用了“沉沉”来描述。但透过景物所给定的意象,我们隐约感知作者的心情,也是沉沉的,郁闷的。更可佐证的是,接下来就写到“雨势来”,仲夏的雨,那是什么样子的雨呢,作者没写,而是写到雨势。
参看唐代诗人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已成千古名句。此景有互通之妙,感觉上可以互参。“槐影沉沉雨势来”是静中寓动,静势中饱含着动能动势,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与此同时,还给人以一种深深的压力感。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容易理解,作者深深的孤寂感正是透过“小”、“偏”“不到”映射出来。因为,辞官,院是小的,地也是偏的,加上一怕牵连,二是已辞了官,以往来往甚密的同僚、朋友有的也受到了打击,所以“人不到”,写到这里,那份凄凉的境况自然地就流露了出来。
诗中静中寓动,写静中流露出来的凄凉心境是显见的。诗中未开全的“榴花”、“榴叶”、“沉沉的槐影”、欲来的“雨势”、地偏的“小院”,人不到的“小院”、满庭的“鸟迹”、“苍苔”所蕴含的丰富意象表达出来的内心孤寂,、凄凉以及政治斗争给他带来的不安。
相关阅读
1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2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3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4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5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6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