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翻译赏析_作者杨巨源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巨源。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前言】
  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三,诗所指的具体史实未作考证。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原作不见于《全唐诗》。根据《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当是裴度任宰相时消灭藩镇割据、实现统一时的作品,表达了作者表明上是描述军队打仗结束的情形以及军旗等与战争相关的物品,实际表达了战争年代平民百姓对和平的渴望与向往之情。
  【翻译】
  自玄宗后期重用宦官以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朝廷内外、中央与地方、大唐与邻国的矛盾极其复杂,帝国政治日益腐败,国家灾难频仍不断。肃、代、德、顺、宪五个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天下如陷水火。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裴度被任用为宰相,三年内,平定了藩镇割据,实现了统一。这首诗的背景大体如此。此时作者已经63岁,官虞部员外郎。
  【鉴赏】
  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八庚。平仄规范,对仗工稳。
  首联言事,说平定藩镇的战争结束了,从此天下和平;参加平叛的队伍也都回到了自己归属的军营。发端即一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颔联承首句“万方清”荡开,秋塞静、晚天晴,以具象兴抽象。对句射雕临水,因对仗和平仄而倒装,实际意思是临水射雕。
  颈联转换角度说和平,“戍闲部伍分岐路”,征戍的部队都没仗可打了,分散开来各自回原驻地;把战斗中用过的旆旌(讨伐军的旗帜,因为战争结束,讨伐军的番号也取消了,所以不再有用,变成了纪念品)寄回了家乡,用来象征和平的到来。尾联总括收拢,深化主题。“圣代”圣君统治的时代,止戈,战争结束,资,增加;庙略,皇室宗庙的功绩。歌颂这场统一的战争的丰功伟绩。对句以小见大,说结果,各地的军队不用再远征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所处时代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裴度为有大功,很快因宪宗的猜忌,被罢相,后三起三落,终不得重用。由于朝廷的腐败昏庸,最终还是没有实现中兴,不到100以后(公元907年),唐朝就灭亡了。若诗人九泉之下有知,想必也会感到遗憾。


相关阅读
1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3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4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5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6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