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米滩·掀波成山石作底》作者是清朝文学家查慎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掀波成山石作底,风平石出波弥弥。
秋天一碧雨新洗,大滩小滩如撒米。
【赏析】
这首诗是查慎行游闽北返经建瓯时所作。闽北多溪水,闽江上游的富屯溪、建溪都发源于武夷山地,由北向南,在南平市附近汇入闽江。今属南平市辖的建瓯县,地处南浦溪、潭溪、松溪三水汇流处。这些溪流,水量丰富,多险滩急流,航行不便。《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五《垂橐集》中,作者以“滩”名篇的诗作就有《折纸滩》、《箭孔滩》、《茶阳滩》、《盆滩》、 《万石滩》、《牛头牛尾滩》、《龙牙滩》、《莲花滩》、《鼠滩》等十首,闽北滩多可见一斑。大小米滩就是潭溪中的险滩之一。这首诗写大小米滩风急浪高的壮美和风平浪静的优美,刚柔兼具,相得益彰。
首句写潭溪波高浪险的雄奇之美。“掀波”点明风力之强,滩形之陡;“成山”极写波峰之高,水势之猛;“石作底”,既交代了波谷下溪底卵石累累,又为下文“撒米”作了铺垫。作者虽只写了风浪之形,读者却仿佛同时听到了惊涛拍岸之声。风劲浪高,滩险流急,波峰成山,波谷见石,声势之迅猛,使人惊心动魄。
第二句笔锋一转,由动势美写到静态美。秋风平息,水落石出,潭溪上水波沵沵,又是一番风光。“沵沵”,一指水流,《诗经•邶风》有“河水沵沵”之句;一指水满,《诗经•邶风》又云:“有沵济盈”。这里二义兼而用之:“沵沵”既指溪水满盈,流量甚大,与上句“掀波成山"相照应;又指波平浪伏,溪水静静地流淌,与上句波高浪恶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刚一柔,各具魅力。
第三句变换视角,改平视为仰视。秋日的天空,本来就湛蓝可目,更兼新雨刚霁,万里长空一碧如洗,不杂一丝尘埃,仿佛把游人的五脏六腑也冲洗得透明晶亮,更觉天宽地阔,心旷神怡。
末句又收回视线,点明大小米滩独具的特色。大滩小滩上的鹅卵石,或露或隐,或显或藏,星罗棋布,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就象撒满了大大小小的米粒。第三句写碧空纯然一色,这一句写河滩上星星点点,构成形与色的对比,使画面平添了生趣。
查慎行为黄宗羲门人,诗崇宋人。他曾花了数十年功夫,补注苏诗五十卷,五七言古诗深受苏轼影响,辞意宛转畅达。近体颇学陆游,运意灵活,属对自然。但他也吸收了唐诗的精华,所以连乾隆时尊唐贬宋的诗坛盟主纪昀,也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赞他:“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数十年来,固当为慎行屈一指也。”查为仁《莲坡诗话》说:“家伯初白老人尝教余律诗,谓: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须辨毫发于疑似之间。"(见《清诗话》上册482页)《大小米滩》就具有意、气、空、脱的特点,水天相照,纯净与繁富互衬;刚柔并济,雄奇与静美对映,于白描之中,寓诗情画意,不愧为大家手笔。
相关阅读
1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3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4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5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6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